第256节(3/4)

作品:《回到三国做强者

的部落,没有任何话说,直接剿灭,俘虏全部做奴隶。

至于各羌胡部落的首领,那只能让他们到长安、晋阳去生活,政府发一份薪水养老,但不能离开;这样有利于西凉的彻底治理;这样的政策只要执行数年后,就算那些部落首领再回去后也起不到啥作用,到那时百姓早就习惯了安稳的生产生活。

还有就是西凉的大家氏族,这是一股非常有实力的力量,现在吕宁要取消奴隶制、收回大家族多余的土地面积,这对于大家氏族来说是难接受的,毕竟涉及到家族的利益;在这一点上吕宁也不会妥协,毕竟在吕宁治理的地区经过十多年的治理,那些大的门阀也逐渐适应,取在工商业方面也赚到了大把的钱财,甚至比原来门阀种植田的收益还高数倍。

对于门阀不说,配合工作的不会损害其原有的钱财,如果是不配合的门阀那就等待消失,吕宁会采取强硬手段执行。至于门阀中人想要进入政府工作,那就必须经过考核后才能出任,只要符合条件吕宁也不会抵制。

西凉治理最困难的还是羌胡部落的百姓的安置,怎样教会羌胡民族种植粮食作物,让其生活有保障这才是最难的;毕竟羌胡部落数千年来都是马背上的民族,要让他们一下子适应过来还真的很难。

当然,针对这个问题情况,吕宁治下的官员早就研究过了,在西凉地区大力发展皮革、纺织加工业,这样能让羌胡民族有稳定的收入,能改善羌胡民族的生活状况。

赵云大军不会急于向西域征伐,必须等西凉稳定后,把西凉的公路修建好,各个关卡的防御能力提高,能抵抗外来蛮族入侵后才考虑对西域诸国征伐;特别是道路问题必须搞好,否则大军征伐时后勤保障很难做到。

西域距离太远,大军如果没有准备好就出征的话是不行的,依靠战争掠夺的方式很难保障;对于西域诸国,吕宁不想再搞什么属国,想一次性解决问题,把西域诸国直接拿入大汉的治理之下;那种属国的方式很容易出问题,最好的办法就是直接统制。

当然,把西域诸国拿下后,大军还会继续向西挺进,彻底把能威胁到的潜在民族给彻底解决,让大汉民族有更宽更广的防御纵深。

第691章破阵

在曹操大军进攻官渡的时候,曹操同时下令濮阳的刘延、李典二人率大军向白马挺进,目的当然不是真想拿下白马,再继续向黎阳进攻,而是为了牵制吕宁军的。当然,如果刘延、李典二人的大军赵能拿下白马的话,也可以让佯攻变为真正的进攻,这虚再实原本就没有定数,随时都能转换。

而黎阳的张燕接到白马驻军沮鹄的通报后,立即率大军增援白马,同时田畴也亲率一万大军增援白马,让白马的兵力一下子达到了三万多人,其中步兵一万人,飞熊铁骑二万人,还有数千原白马的守城军。

田畴到达白马后,侦察兵回报说刘延、李典二人率五万大军正在向白马移动,田畴也不耽误,立即让张燕率一万飞熊军为前锋迎了上去,而田畴则带领毋丘俭、沮鹄二人率二万大军随后杀了过去。

刘延、李典的大军虽然出后兵早,可毕竟都是步兵,加上行军迟缓,还未到白马就遇到了张燕的大军,双方相遇后没有立即交战,而是各自扎寨对峙。

一日后田畴率领的二万大军也赶到了,毕竟吕宁麾下战马充足,步兵行军时也都是使用战马代步,连拉车的马匹都是战马一个极别,而在其他诸侯,就算吕宁麾下拉马车的马匹也绝对比战马优秀,这是其他诸侯无法跟吕宁相比的,谁让吕宁麾下战马充足呢

曹操手下的刘延、李典二人,也都算得上是优秀的将军;刘延善于守城,虽然在守荥阳时被太史慈狠狠的教训了一顿,可并不能说刘延能力有问题,而是太史慈大军的战力太强悍,武器装备太优秀。

李典的能力就更不用质疑,在历史上可是曹操手下的五子良将,能在曹操手下列为一子良将,也绝对是有非常的地方;历史上的曹操手下本来就是人才济济,点将如云;曹操手下的五子良将相当于刘备手下的五虎上将,五子良将甚至比五虎良将更优秀。

历史上曹操手下的五子良将不论是带兵作战,还是在兵法谋略方面都是上佳,并不是一味的勇夫,而综合实力的结果;而五虎上将就差强人意的,只有赵云在带兵作战、谋略方面有上佳表现,可还得不到重用,做了一辈子的护卫;黄忠也很优秀,可那时的黄忠老了点,也不被重用;马超虽然对于骑兵作战很有能力,可一直得不到刘备的重视,刘备重视的是张飞、关羽二兄弟,而二兄弟除了勇武外,还真不清楚有何谋略。

决战时,李典的三万中军摆出了一个龟圆阵,紧紧扭成一团,目的就是防守,左右各有一万大军,随时接应;这龟圆阵也确实是利于防守,正面和二侧都是盾牌兵紧紧的龟缩在一起,挂牌后边是无数的长枪,形成枪林,如果轻易进攻时,很难突破龟圆阵的防线,就算是用骑兵来破阵也会造成极大的伤亡,更不用说用步兵破阵了。

龟圆阵虽然利于防守,可不利于进攻,看来李典是打好了防守的准备;田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回到三国做强者 最新章节第256节,网址:https://www.xbqg9.net/1/1077/2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