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章 营救大成功(1/3)
作品:《抗日武功团》曹天功和王明空等和那些被救的妇女是在太阳偏西到达贺家码头的。亏得贺开船有先见之明,从水码头的其他船上拆来了许多橹浆拿来了许多的竹篙,船边挂起五六片浆页,船尾架起三四柱橹杆,众水手一齐用力,船就走得比马还快。更兼船边还有五六根竹篙帮着撑船,船就走得比快马还快了。也亏得贺开船舵把得好,船就没走弯路,总起来就比快马还快多了。太阳刚偏西时,船就走了一百多里的路程,到了贺军山的前沿贺家码头了。贺家码头上面的河道水就浅了,大船就不能走了,再上去一点水流就急了,连船也走不快了,曹天功就决定在贺家码头上船。
码头上早有施跨江和方跃海叫来的人来帮忙。他们大多是曹天功的弟子,是从附近不远的贺家村叫来的。曹天功昨日离家前曾吩咐施跨江和方跃海如此如此,就是如此,叫他的弟子来贺家码头来接应的。施跨江和方跃海等曹天功前脚走,后脚就骑马来了贺家村。从马上还带来了武馆里的一挺机枪和十多条步枪,准备在这儿万一有用。现在,施跨江和方跃海把枪枝都放在村里的师叔,叫上师弟十多个人就在码头上等着。施跨江是精细人,在码头的下游和向十二里镇的地方,还布置了师弟们放明岗暗哨。
曹天功见施跨江和方跃海带弟子们在码头上接应,心中暗喜。现在妇女们虽然到了贺家码头,但并不一定是完全安全的。十二里镇的鬼子如果顺河道走的话,不到十个钟头就会赶到贺家码头。如果抄近路的话,那只有六七个钟头的路程。鬼子是不会善罢干休的,这一点曹天功不能不防。曹天功叫大船靠了岸,叫贺开船和游竹排在水里稳住大船,立即就叫妇女们上岸。妇女们见已得救了,心里轻松些了,脚步也提得动了,不一会儿就全上了岸。施跨江等第一个妇女上了岸,就带着她们上码头向贺家村走去。在村里早已安排了饭,要先让她们填填肚子,而后好有力气立即就要向南云山进发。
曹天功等妇女们都上了岸,才叫大家搬枪的搬枪扛弹的扛弹,迅速地下船上码头上岸,也向贺家村走去。贺家村离码头仅三里之遥,不久他们就全到了。贺家村村长贺立庚也是曹家武馆的先辈徒弟,就是曹天功的父亲的弟子,和曹天功是以兄弟相称,他在村口迎接曹天功。曹天功:“贺师弟,要麻烦你了!”贺立庚:“一家人别两家话,兄弟之间,麻烦什么!”曹天功:“谨防鬼子追来,片刻便走。”贺立庚:“酒就免喝,只吃饱饭就走。”曹天功:“那就快摆饭,妇女们都饿了两天了。”贺立庚:“妇女们已在吃了。”曹天功即对王明空等众人:“你们也快吃点,否则没力气打鬼子。”游竹排:“鬼子可能不会来了。”
正着,一个年青人从外边如狗急跳墙地奔进来,连:“鬼子来了,鬼子来了!”大家一听一惊可不,谁还敢去吃饭呢,一个个面面相觑。曹天功:“别慌!”贺立庚立即问:“庆吉,鬼子到了什么地方?”那个人是贺立庚的侄子,叫贺庆吉,是贺立庚派出去侦探鬼子来否的。贺庆吉立即:“已到了八里坡了。”贺立庚:“还有八里呢,你慌什么?”贺庆吉:“我来时是八里,现在只怕只有四里了。”曹天功:“四里就非常近了,叫妇女们快走。”曹九影立即就去叫妇女们了。曹天功即对王明空:“你和施跨江方跃海武爱武带三挺机枪断后,我和贺开船游竹排等带步枪在中间,鬼子来紧了就打。”贺立庚问贺庆吉:“鬼子有多少人?”贺庆吉:“没数过,有一大队人呢。”贺立庚立即对曹天功:“你们人手少打不过,我带你们从后山的道走吧,能避开鬼子就避开鬼子。”曹天功:“这样最好。”
贺立庚叫贺庆吉仍旧去监视鬼子的距离,自己就带曹天功等人上了后山的道。曹天功:“村子里的人呢?”贺立庚:“已叫徒儿贺开礼去招呼逃进贺家山了。”曹天功:“哪能有那么快?”贺立庚:“有那么快的,这里靠山,土匪常来,全村都演习几十次了,几分钟就无影无踪了。”曹天功见贺立庚这么,很佩服贺立庚的村长才干。
岛向矢带着他的士兵沿着白龙河的河道急急地追来,一心要追赶上那些妇女们,追赶上那些杀他的士兵的敌人。他太恨这些中国敌人了,一夜之间就杀了他几十个士兵,而且杀得那么利落,那么干净,不用一枪一弹,全用刀光剑影,使他到现在还不知道这些杀手的下落。岛向矢相信,顺着河道追赶就一定能追到这些刽子手,不见他们的人,也会见到那条船,见到了船,那船上的人自然就不会走多远而就是他手中的鳖了。岛向矢就用指挥刀催促着他的士兵快速前行,日过中午就追到了贺家村的八里坡。
八里坡是一个地名,因距贺家村只有八里而得名,那里原有个码头,有几户人家,近年来土匪多了常遭抢,那里的人就搬到贺家村里来住了,那儿就只有几间空房子了还在。八里坡到贺家码头这一段河道是一段笔直的水道,从八里坡的坡上向贺家码头这边看,可以看到水里的一览无遗。岛向矢很关注水里,他不能不时刻都在注视着河中的状况,一到八里坡,他就发现了贺家码头的那只大船。他兴奋极了,一挥刀就指挥着他的人马奋步如飞地沿河追来。
岛向矢的士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抗日武功团 最新章节第75章 营救大成功,网址:https://www.xbqg9.net/1/1232/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