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九章 焚城 下(3/5)

作品:《大宋帝国征服史

象,但现在这些横行江面的战船。与那些艘商船比起来,根本就是一座小山。

其中一艘战船尤为巨大,船身高耸。桅杆挺拔。比其他船只还要大上近倍,那几艘被夺走的东海商船,跟在其后。就像一群雏鸭与天鹅在一起。在那艘巨舟的船头。张着一面丈许宽的大旗,尽管看不清旗面上的纹饰。但从颜色、式样上,李崇福仍能看出,那正是交趾国的黄龙王旗。最后的一点侥幸之心也终于消失,他喃喃自语,声音低得只有他自己能听到:“看来大王真的是凶多吉少了!”

几艘战船缓缓靠近港口,那本是为接待东海商船特意扩建的,现在却正好能够同时容纳五艘战船。原本守在港中地有两百名士兵,不过前日东海车船来攻,几炮毁掉了港边官衙半边围墙之后,守兵一下溃散,不顾李崇福的严令,纷纷逃入升龙府城中。不仅是守兵,港口的居民也弃家而逃,不敢在这危险之地多留半日。

那列战船打横贴着岸边,紧靠着空无一人地码头,船身一侧露出了一排黑洞。突然,一蓬白烟从头到尾依序从洞中喷出,笼罩了整艘战船,下一刻,这几日来,升龙府中地军民已经熟悉的雷鸣般的巨响,便接连不断地传入了城头上人们地耳中。

五艘战船上地二十八门火炮接连发射,一阵排炮,把港内的建筑打得支离破碎,瓦砾横飞。比起车船和野战营上配给地轻型炮,龙王号为首的战船上的配属重炮,虽然口径相同,但炮管更粗重,能够承受的火药也更多,炮弹的射程也多了近半。不过毕竟是通过舷窗发射,炮口仰角最多五度。实际射程也就不到两百步,不像是各地军寨中的同型火炮,能够以高射角发射炮弹,最大射程甚至能达到两里以上。

不过升龙府的港口也不算大,绝大部分建筑都在射程之内,三轮炮后,所有的民宅官衙都一起倒塌,烟尘漫天而起,砖石坍了满地。“二郎,港中看起来没有交趾兵设伏,现在已经可以登陆了。”龙王号上,赵文朗声说道。

赵瑜微微颔首,虽然因故绕了一个大圈,不过最终还是按计划杀到了升龙府城下,“那就让第四营快点下船罢。第一营只费了一天就攻进了清化府,不知道他们能不能超过陆贾的记录。”

“我想应该可以。现在的升龙府中,兵力不会太多,人心又不稳,比起清华城,也好不到哪里去,若是不能一鼓而下,那就是营官指挥上的问题了。”

第四营接到号令,下船登岸,临时配属其下的千多名水兵也跟着下船,比起清化府外的小港,交趾都城外地港口设施要齐备许多,而且不论栈桥还是码头,都是配合着东海海船的结构来建造----其建造蓝图,本就出于东海之手----士卒们下船的速度,军械物资的卸载,都要快上数倍。

不过一个时辰,两千士卒就已经在港中的空地上整队。几十匹战马、挽马早从底舱赶出,正按着顺序从踏板上一步步被牵下。一个多月来,这些马匹先是在海上颠簸了半月,接着又是在清化府城经历战事,到了此时,已经病死了三分之一。而现在下船的这些,其中有不少还是夜袭乾德大营时,顺手牵羊拿到的。也勉强把第四营缺损的骑兵和运力给补充上。

马匹运下。第四营配属的几队骑兵,便立刻跳上战马,挥鞭而去,开始绕着升龙府城侦查。而火炮和马车的零件已搬运上岸。正在一边组装。此时,两千军卒已经整队完毕,便在鼓点和战旗的指挥下依次向升龙府北门推进。

“让第一营也准备下船!”赵瑜说着便向舷梯走去。第四营的两千人可以破城,但压制全城,人数并不充足,第一营也得一起上阵。

“二郎,李乾德呢?是不是要他一起带上?”赵文追上来问道。他还记得赵瑜曾经说过,要当着交趾王地面把升龙府烧掉。

“让他在船上看就行了!”赵瑜道。这几日,交趾国王和他的一批大臣被关在龙王号的舱中,用好酒好肉养着。而黎伯玉被赶到另一艘船上----赵瑜不愿交趾王出什么意外,至少在回到台湾前都得好端端的活着。

赵瑜、赵文下船,除了龙王号。其余四艘战船便随即离港。而另外四艘海船立刻补充了上来,那是载着第一营地船只。第四营的马车、火炮这时已经组装完毕,军用资材正往车上搬运。而六门炮车就跟在赵瑜的马后。先一步往第四营的阵地驶去。

港口离升龙府实在很近,两里多路转眼即至。当赵瑜和炮队抵达时。第四营的阵地正在升龙府的北门外展开。两千人排出横列阵形,前枪后弩,抵近至离北门不到半里的地方,隔着架在壕河上一座石桥与城上的交趾军对峙。

东海军挺立不动,而城头上却在向下抛射,不过射下的箭矢虽多,但射程却远远不及,尽管有几支弩箭,勉强射到了阵中---那也许是从被杀害东海商队手上抢来的神臂弓----但相隔近两百步,就算是五石重地强弩也没了杀伤力。

而战阵之后,提前抵达的炮队成员,还在布置着炮兵阵地。不过两个巴掌大小的工兵铲在掌中挥舞,置放炮车地圆形阵地很快成型。六架炮车推入其中,前后两道交错着成扇形排列,炮口正对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大宋帝国征服史 最新章节第二十九章 焚城 下,网址:https://www.xbqg9.net/1/1269/1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