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六章-初出江湖李莫愁(1/2)
作品:《重生之我是公孙止》终南山下
一个青衫少女,轻纱遮面,骑着一匹黑色健马,不急不缓的慢慢走着,出了樊川地界,便是江湖。
江湖有什么?少女不知道,可是,她却知道自己不肯留在那清冷的古墓里,这样度过一生。
她不肯,也不想,虽然不是为了那个少年,她的胸前玉佩散发淡淡的温暖,就像淡淡吹来的春风。
她就是初出江湖的李莫愁,就像她的名字一样,她的心中真的没有忧愁。
凭镜自照,李莫愁还是自认有几分姿色的,要不然,那个少年也不会对自己说那些乱七八糟的话。可是,就是那个有几分登徒子的少年,近来她心中总是有点想念。
自去年开始,有一天她梦中遇见,那个少年死了,死的甚是凄惨!自那日起,少女的心在没有一刻安宁,仿佛那少年真的死了一般。
于是,她便下山,明知道师傅并未传她顶级的古墓武功,她也无心传承古墓的传承,不过是一个坐井观天的门派罢了,她年纪渐长,愈发看不起祖师她老人家的性格,不过是个道人罢了,还念念不忘,喜欢就是喜欢,为什么不嫁,真是莫名奇妙。
她不知道,她自从一眼看到那个自称公孙止的少年,便已是情根深种,并不是郑言用了什么手段,而是这个世界的郑言,体内的情之恶,不知不觉的吸引,情窦初开的李莫愁。
古墓派的武功本是绝情绝欲的武功,可纵是,当年林朝英也不能绝情忘义,否则也没有什么双剑合璧的玉女剑法。
要讲真正心伤绝情的便是,李莫愁的师傅,林朝英的婢女。她眼见小姐一生孤苦,为情所伤,不免暗自心伤。所为的吐唾沫在王重阳的画像,便是她替主人出气而已,真正的玉女素心剑法她并没有修习,自不明白主人的心意。
林朝英并没有指望古墓派万世千秋,当年,也没有什么门规什么传世的,一切自是这二代的掌门,揣摩昔年小姐的意思,建立而成。
弟子俱是她捡的弃婴,她自然希望她们平安喜乐一生,授艺传承好像母女一般。若是,有个男子为了她们性命不要,那么她们下山又有什么不好!只是这世界男子大多忘情负心,就像王重阳那般,明面上一副英雄侠义。可是,却害了小姐一生!
于是,她便立下门规。发誓终身不出古墓,才能得古墓真传,她知道李莫愁不肯的,什么的弟子什么样地性子,她难道不知吗?只不过给自己一个理由罢了,在将来小姐也不会怪她。
李莫愁不知道师傅的苦心,江湖对于她来说,便是外面的世界,那个少年说过娶她,每每孙婆婆都拿这件事取笑与她,弄得她忘了郑言当日的调侃神色,只记得那个叫公孙止的少年,说过娶她的话。
这孙婆婆面丑心善,可能不希望这个美貌如花的女子,就像一朵花一般,在这无人的古墓中慢慢枯萎。就像后来她对杨过说照顾小龙女一般,在孙婆婆的心中古墓不是年轻人待的地方。
李莫愁的嘴角露出淡淡的笑意,那碎嘴的婆婆,昨夜与她嘀嘀咕咕说了半夜的话,一向严厉冰冷的师傅,并没有阻拦婆婆的絮语,是啊,自己再也不是古墓的传人了,师傅不会在管她了,什么少言少语,不怒不笑的在也与她没有关系了。孙婆婆终于找到一个机会光明正大的与自己说说话了。
想起孙婆婆的话,莫愁的脸有些羞红,不知那个少年的话,到底真的还是假的。婆婆打趣的话犹在耳边响起,是啊,那般的少年怎么可能没有什么家室。要知道,外面的男人三妻四妾倒是平常的很,那个少年说自己是襄阳人氏,想来家就在那里。
师傅最近不会行走江湖,专心教导自己那个肥肥白白的师妹,估计孙婆婆将来只能在一个屋子里,自言自语。师傅在家她可不敢在胡乱说话,只是李莫愁走后也没有什么人与她说话了。
李莫愁足根轻点马腹,那马打了一个响鼻,泼洒洒的快跑起来,师傅的快马宝剑俱是给了自己,若不是自己心有所想,其实还是可以多陪师傅几年的。
过了河,便是彻底离了樊川地界,自家再不是古墓的传人了。
李莫愁笑着与那摆渡的老船家告辞,她随手给的一锭散银,会让老人家开心很久。自己一点微不足道的善意,竟让老人家热泪盈眶,这让久在古墓清冷之中长大李莫愁有些感慨。
夕阳西下,前面不远处,便是襄阳,那是大宋的地界。也是那个叫公孙止的少年家乡。
李莫愁随着人流进了襄阳城,此时,大金北面与蒙古作战,无力南侵,故此时襄阳城已是一片太平景象,有些思念南地的宋人,也是南归了许多。
李莫愁就近找了一家素雅的客栈,她虽性格活泼,可也是喜欢清静的女儿家,毕竟她可是出身古墓的。她将马交与伙计牵至槽间好好喂养,自己来到客房洗漱一番,便叫来一个伙计询问。
天下间,伙计实在是一个消息灵通的存在,只因他们接触人多,南来北往的,市井家常的小道消息,基本没有他们不知道的存在。
李莫愁看着眼前的伶牙俐齿的伙计,仿佛似哑巴一般的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重生之我是公孙止 最新章节第七十六章-初出江湖李莫愁,网址:https://www.xbqg9.net/1/1346/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