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四〇章 还都洛阳(上)(1/2)
作品:《最爱三国小娘》议定迁回洛阳之前,杨修已经禀报洛阳的建设进度,在河内、河东、弘农、陈留四个郡的帮助下,建成一个议事殿和寝宫。[`小说`]
宫殿于原址起建,用料大为简朴,减少了精工细作的镂空雕刻和花边绘制,全是普通居住阁楼。
这是刘协在任命杨修抢占洛阳之前就下的命令,若原地建设,需简朴使用,不得lang费人力物力,用人力要管吃给钱,一切要从当地的条件出发,并提供了几个人,洛阳城的赵义老族长,马头村坞堡的李立校尉,都可以加以任用。
杨修到达洛阳,相对于刘协的畏首畏脚,他大胆任用逃回本地的流民团伙和富商,统计周边的人、田地、民房、坞堡等等,派出兵马在曹操的地盘上拉人充实田地,从弘农、陈留拉赞助,派人在黄河码头上收税。
反正只要是商人,必须要到洛阳看看,政策是极其优惠的,只要在洛阳城内建一座房舍,就可以在城外的土地上获得十亩良田;建立房舍三套,就可以在洛阳城内获得商铺地皮一套,永久使用。民众可以在洛阳城规定的地方建立房舍居住,但必须清理一定量的毁弃垃圾,条件就是朝廷认定,只要在洛阳城里有居所,就认定是洛阳居民。
杨修带着三千人马收取洛阳之前,洛阳城内除了宫殿没有盖起来,其他的简陋小屋遍地都是,经历了五年反复抢劫,洛阳城内的居住农民基本没有太多积蓄,但一看到皇帝派军队守城,心里有了底,全部拿出来购买瓦片,拉土造砖,买木料建房,半个月不到,竟然小有规模,洛阳竟然出现两条像模像样的街道,不过都是茅草屋顶,木料和瓦片价格上涨,除了杨修主持的宫殿修复能够满足供应,其他的只用用麦秆和茅草代替,至少这些东西不花钱。
在朝廷大力从黄河源源不断地木料和就地建立的烧纸砖窑的基础上,三个月后,杨修顺利完成两个宫殿,并完成对周围县城的派兵驻守,修葺城墙,都方圆百里范围内进行实际控制。
杨修上表通报朝廷当日,伏皇后派出商队在洛阳承建房舍,随即顺亨粮行、盐行、铁匠还有马行等等分支在皇后的带动下,向洛阳派驻人员,承建房舍筹办买卖,大有圈地之势。
晚间,朝廷回转东都洛阳的消息传了出来,不小一个时辰,整个安邑以及在安邑周围建立房舍的府官、商队、士族都听说了,连夜整装出发,找杨修要买地皮建房舍府邸。
其实他们的动作是最不快的,皇后的动作起到的只是一个表率作用,真正快的是皇后的商队,当刘协命令杨修带兵去收取洛阳的时候,伏皇后赞助了大量的金钱和物资,所有好的地块和门面都已经抢占完毕,洛阳城内已经初具规模的两条街,其中一条府邸大街,全都是皇后的产业。
当所有的人都知道皇帝要迁回洛阳时,好地方都被杨修给卖完了。
但这样,不多的资源更让人眼红,杨修在联合四个郡治的同时,已经足额保证皇帝在洛阳的优势地位,因为建立三个房舍之后,才能有机会建立自己的房子,而前面三座规划在某个地址,这个地段,其实都是皇帝私产。
刘协看着杨修送来的最新的奏报,对杨修的这种先见之明异常佩服,他猜人心的本事确实不是盖的,只是一个小小的嘱托,他就能够得知刘协要迁回洛阳,这样的人不让他对付敌人,太亏才了。
过了半月,陈群提交议郎制度和朝廷一揽子制度,将朝廷所有官员分为九品,分为参政官员和工作人员,参政分为两级,辅国三公和议郎若干,朝廷各级官员进行纠正补充完善,这个事情非一日之功。
“迁回洛阳的时间,就是试行制度的时间。”关于制度,刘协在朝堂上唯一的一句话,不容置疑。
杨彪和麯义的奏报也到了,麯义风卷残云一般收取了青州,然后一半军马聚集下邳周围,一半由马超、赵云驻扎在上党郡,依照杨彪和伏完安排就地屯田,杨彪和伏完看着临近年底,不敢怠慢,商议之后兵分两路,杨彪在冀州,伏完往青州,谁先安排好农事谁先回来。
冀州西部和青州大部的良田荒芜了三四年,为了抢种冬小麦,所有的工作都要加足马力拼命完成。
二人心忧汉室,马不停蹄督促郡县各级官员参与耕种,杨彪尤为严苛,发现有懈怠官吏,当场脱衣摘帽,搞的一路之上官吏迎来送往,不管是耕田还是官场,都不敢有丝毫马虎。
初冬的十一月,河东郡迎来了一位罕见的大人物,袁术带着亲眷来到河东安邑,扬州和徐州联盟之后,河东和扬州开辟了一条专路,自扬州出发,经豫州东部、徐州、兖州东部、直接经黄河到河东郡,或者越过黄河经河内郡到河东郡,如果是经黄河,顺风的时候半月就能到,如何走旱路需要二十天绕的远一点。
袁术将手下兵将和将军谋士全部交接完毕,用了将近半年的时间,这段时间袁术想的很多,与其在扬州给朝廷存下一个心病,不如直接奔了朝廷,在朝廷里,任何人不再怀疑他哟反心,故而坚决要求回归朝廷,自上次上表后,听到传来皇帝收降了袁绍,平静地启程直奔河东。
袁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爱三国小娘 最新章节第二四〇章 还都洛阳(上),网址:https://www.xbqg9.net/1/1645/2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