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一章 买“平安符”(3/3)

作品:《假使重生八十年代

ns;
&ns;“老潘,我没看出什么不对劲来啊!这舆论骂战已经持续几个月了,看都看腻了。”张绍平扬了扬上的报纸,不解地问潘明。

明眼人一看,就知道中英两国这是在为正式谈判造势。其实,这个造势两年前早就开始了,只不过到了今时今曰,曰趋激烈罢了。

“那你看看这位。”

潘明说着,在每一份报纸上都指指点点,点到的文稿作者,或是独自撰稿,或是联名鼓吹,都少不了一个人名。

“刘天赐?”

此人叫刘天赐,但张绍平毫无印象,不由看向潘明。

“这位同女强人邓连茹一样,是出了名的亲英人士,三年前他以32岁之龄便担任了无线电视台的制片总监。”

邓连茹,张绍平是知道的,此女号称港“铁娘子”,是最反大陆的亲英人士。与她传奇的成就相比,她一口纯正的英文,以及不太灵光的中文,一样让人印象深刻。能与这样的人归为一类的,可以直说,全是港英政斧“以华制华”的棋子。

“等等,三年前?1980年?”张绍平想起来了,尼玛的,那时候,大陆不是正发表文告,说80年代要完成三大任务吗?时间正好对上啊。是巧合,还是邵大亨的一种表态?张绍平挠了挠脑壳,抓不准。

“邵爵士可是英女王的友来的。”

见到张绍平明白过来了,潘明接着又点醒一句。

邵大亨是首位获封英爵士的娱乐圈人物,并有幸和英女王成为了所谓的“友”,他如果有什么意见,是可以写信给英女王,直达天听的。在香港这里,港英高官、权贵无不给他三分面子,甚至无线电视台初始时的股权,都是美英资金占了大头。

后世曾有人说无线是香港本土人建立的电视台,而亚视由于它的前身丽视是英国人创建的所以不受待见,其实是大错特错。因为,从一开始,香港本土就没有完全属于自家控制的电视台。

“我明白了。”张绍平点头,转而问起他来,“那你是为什么事返港的?”

“是这样的,我觉得火锅大有市场,想开一些附属火锅店。”一提起这事,潘明就笑容满面,“我发现了,一到天冷,京城吃火锅的人不少。我觉得,这火锅店和烤肉串,不仅可以在内地开成连锁形式,而且完全可以复制到香港、台湾等地嘛,甚至国外的唐人街,只要有华人在的地方,生意应该都差不了。”

说着,潘明从公文包里掏出一叠企划书,递给张绍平看。

“火锅?”张绍平立马想到了“小肥羊”,确实挺有搞头的,但他还是有点迟疑,一边翻着企划书,一边问,“搞火锅的话,全家乐快餐店会不会腾不出来啊?总不能迟缓开分店的速度吧?”

偌大个大陆,到目前为止,除了少数一些俄式的西餐厅外,竟然没有任何一家别的外国西餐厅、快餐店,张绍平的“全家乐快餐店”进去后,毫无竞争对,赚钱太容易了,比抢还容易。如果不是他死死压制着,不准降低服务水准,说不定现在已经开了起码七八家分店了。

潘明拍着胸脯保证道:“张生,你放心,这第二批参加培训的人员差不多可以上岗了,你一直说要树立金字品牌,我是绝对不会搞砸了的。”

“那行,你看着办吧。”

“哦,那好,张生,我先走了。”得到张绍平的批准之后,潘明迫不及待地就想告辞。

“先别走,等敲定一件事了再走不迟。”

“怎么,张生还有事?”

“也没什么,我寻思着,自己开公司也赚了不少钱了,是时候回馈社会,做做慈善了。全家乐、鼎盛文化、大洋贸易、汉唐服装,还有杂志社,你们全都要拟一个合理的计划出来,每年该拿出多少钱做慈善才恰当。”

张绍平突然跳到“做慈善”来,让潘明听着有点绕不过弯,迷糊着问:“张生准备做什么方面的慈善?”

张绍平大一挥,说:“什么样的慈善都做,而且要年年做,一直做下去!大陆也好,香港也好,甚至台湾,我们都该做慈善!”

说是做慈善,实际上,对张绍平而言,这也是在买“平安符”——捐钱嘛。

;
本章已完成! 假使重生八十年代 最新章节第一百零一章 买“平安符”,网址:https://www.xbqg9.net/1/1694/1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