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八章 赵亮的作坊(2/3)
作品:《乾隆四十八年》天平上先输入格林数,再输入装弹数,之后就可以倒上火药进行准确的称量。安装好模块,再将火药倒入杯子,然后就可以将弹药分配器安装到复装机的模具上。>
这时候,就可以开始子弹复装了。>
将带有四个复装模具的转盘安装到压床上,放入一枚抛光好的弹壳,先用底火模具对准,去掉使用过的底火,同时也会将上次发射时造成的弹壳膨胀恢复到原有尺寸;然后再做一次将新的底火压入。>
此时将压床的拉杆推到底后,上部的模具转盘会自动旋转,进入下一步骤。>
弹药分配器会按照内部模块的尺寸,将相应份量的火药输入弹壳内,并将弹壳的边缘略微扩张,便于下一步安装弹头。>
赵亮一般会在这个步骤时抽查弹壳的装药量,以免因弹药分配器故障导致装药量不准。>
下一步工人们会将铅质披铜的弹头用手放在弹壳口,校准好位置后,压下拉杆,将弹头压入。>
最后一步就是将子弹压入成型模具,将弹壳口边缘收缩,去除细微的金属毛刺。>
至此一颗子弹的复装就算完成了。子弹复装中带有技术含量的工作全部由各种附加工具来完成,工人们需要做的只是仔细和耐心。>
复装好的子弹会被送到五里地之外的射击场,让士兵们继续使用。>
今天的射击场内,枪声连绵不绝,响彻山谷。这是吴思宇和王远方带领已经领到步枪的士兵们进行射击训练。>
半自动步枪全长102厘米,刺刀打开后也不过124厘米。对于这个时代普遍身高不超过一米六的岛国流民来说还算合适;要知道后世的三八式步枪的长度是127.6厘米,鬼子们的普遍身高也才一米六几。>
目前在安保部的两千名士兵中,第一批五百人已经领到了步枪。>
虽然在这些人里面,包括弥市郎在内去过长崎的几个士兵曾用过杠杆步枪,不过王远方他们还是对这些人进行了重新训练。>
练习标准射击动作,纠正错误据枪瞄准姿势,增强士兵们据枪瞄准姿势的肌肉记忆等等。在士兵们练习据枪的过程中,王远方等几人还会时不时的突然提拉一下枪管,检查据枪的松紧程度。>
刘胜则会在士兵们据枪的时候,直接站在他们身后冷不丁的开几枪。赵新在知道这事后,又让空闲的士兵拿着几个破锅时不时的在这些人身边乱敲。两人这么做的目的,都是为了提升这些人在今后战斗中的心理素质。>
随着丁国峰的口令,弥市郎等人开始领取弹夹、上射击靶台立正站好。>
“卧姿……装子弹!”>
士兵们立刻将右手移握上护木,左脚顺着右脚尖方向跨出一步,左臂伸出,掌心向下。按手、膝、肘的顺序顺势卧倒,以身体左侧,左肘支撑全身,右手将枪向目标方向送出,同时左手接握下护木,枪面稍向左,枪托着地,装上弹匣,打开保险,拉枪机向后送子弹上膛。两脚分开与肩同宽,枪身与身体右侧略成一线,目视前方准备射击。>
这些动作,弥市郎在之前的十几天里已经演练了无数遍。几个教官在枪支的操作规范上可不会跟他们客气,谁做错了直接上去就是一脚,所在班长还得陪着练习几十遍才算罢休。>
弥市郎自己就被踹过好几脚,夜里还要在宿舍外的空地上加练。>
“射击!”丁国峰吹响了哨子。>
一发发子弹开始破膛而出,一百米外靶子后面的土坡上,烟尘升腾。王远方、吴思宇、丁国峰三人举着望远镜查看射击情况。>
“怎么样?”>
“凑合吧!”>
吴思宇突然发出了“咦”的一声,随即就兴奋的喊道:“又一个十环!”>
王远方和丁国峰凑过去一看,原来是弥市郎。看来数百次的加练总算起到效果了。>
射击结束后,弥市郎的成绩是45环,还不错。他就是第一枪的时候打低了,之后的九枪都是八九不离十的样子。>
知道了自己的成绩,弥市郎长出了一口气,心想总算是保住了自己的排长位子。头两天王教官曾经说过,自己要是射击训练时再犯错误,就要撤掉自己的排长。>
这可把弥市郎吓坏了,要知道排长每个月的俸禄是五石粮食,这要成了普通士兵,每个月就变成三石了。>
俸禄少了倒是其次,关键是丢人啊!>
射击训练完毕,喊着号子回到军营后,照例是擦枪、检查,然后入库保管。>
按照刘胜他们的从军经历,所有的枪械和弹药都和另一个时空中部队的枪械管理条例一样,枪弹分开管理,双人双锁,同进同出。不过目前的部队编制里也没有文书,所以钥匙都是放在连长和副连长手里。>
至于哨兵在营地了望塔上站岗时,每人都是配发装有五发子弹的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乾隆四十八年 最新章节第一百二十八章 赵亮的作坊,网址:https://www.xbqg9.net/1/1891/1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