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赵新的奇遇(3/4)

作品:《乾隆四十八年

走多少。黑暗中,赵新瘫坐在地上,一手扶着箱子,轻轻喘着气。不经意间,他用手中的玉佩在小箱子上敲碰了一下。箱子不见了!赵新一手扶空,咚的一下,胳膊肘砸在了地板上。

“我去!这是几个意思?”赵新愣住了,“原来不用咒语啊。”

他试着将玉佩轻轻的在地面上敲击,那口箱子果然出现了!

行了,什么都别想了,赶紧着吧。赵新拿着玉佩开始在库房里逐个的敲击那些箱子,直到全部收走。

当他再次出现在客房内,首先做的就是打开携带的笔记本电脑,上网查询了起来。经过几个小时的仔细查询和比对,赵新确定那几大箱瓷器正是钧瓷,但跟他那个富二代朋友家里的不是同一批。

想想也是,宋代是中国古典文化的最高峰,很多岛国人都是狂热宋粉。古时候双方往来十分频繁,南宋或是明代以后流传过来的钧瓷应该会有一些。不过这家人库房里的也太多了吧!都能开个博物馆收门票了。

话说岛国从关原之战以后,天下就基本安定了,除了“天草起义”就没有过太大的全国性动乱,很多古董因此能够完整的流传下来。这就不像是国内了,经历了宋末、元末、清末、民国等等一系列战乱和运动,宋代名瓷已经不多了。

2019年春天保利的一场拍卖会上,只是一件元末明初的钧瓷花盆,高20厘米,直径28厘米,成交价就达到了944万港币。这要是北宋的,那得多少钱?

没价!

没办法,宋代的好东西已经越来越少,元明清的仿品价格也都十分昂贵。

至于那十多箱的小判金,赵新查到是元文元年开始铸造的“元文小判金”,每枚面值一两,约重13克上下,含金量为65%左右。目前市场估价大概在每枚10万-18万日元之间,但是具体的成交价会有很大差别,品相最好的甚至可以卖到34万日元。

赵新觉得,他必须要有一个周全的计划,才能安全的把这大大小小的箱子和其中物品处理掉。

经过一夜的思考,有了初步的计划。赵新换了身衣服,拿出20枚小判金装在包里,从酒店的紧急通道下楼出了酒店。根据手机地图的导航,开始在街上一家接一家的寻找着古董店。

时间就这么过去了三天。

对于赵新来说,这三天里他所有的操作都是在争分夺秒。

第一天里,赵新在转了差不多八、九家古董店后,终于选定了一家,决定跟老板聊聊。虽然这些小判金的成色品相极好,完全属于上品,可赵新也拿不出证明文件。经过一番讨价还价,20枚金小判以单价12万日元一枚的价格卖出。完成交易后,这位店老板似乎看出赵新手里不止这20枚小判金,随即说道如果还有同样成色的,都可以拿来卖给他,价格从优。

赵新可不敢继续在这里交易了,万一这家店的老板起了坏心思或是报警的话他可麻烦大了。

这次交易得到的240万日元离赵新的目标还差很多。他一看时间还来得及,于是他又赶回酒店,再次拿上30枚小判金,在之前转过的几家古董店里,又选择了一家,将10枚小判金以总价115万日元卖出。

两天之内,他的足迹踏遍了京都市大大小小的古董店,最终在20多家古董店卖掉了340枚小判金,总计交易金额5100万,均价15万一枚。

这样频繁的操作,导致京都古董圈之间都在疯传,有一个年轻人这两天卖出了几百枚的元文小判金。消息很快传到网络上,一时间,大阪乃至东京的古董商和收藏者都准备动身前往京都。

另一边十八世纪的京都,两天之后的上午……

这所宅邸的主人从主屋来到了库房,他今天准备挑选几件名贵的茶器,准备在去江户的时候作为四处行贿礼物。

没辙啊!眼下田沼意次是幕府首席老中,想办成事就必须得行贿;江户那边但凡求官府中人办事,不花钱那是一定没戏的。

等到这位主人将库房的门锁……那个该死的小偷!原本这所宅院十分安全,从没有人闯入过。但在前几天的凌晨发生闯入者事件后,第二天他就将库房的门上又添加了一把大锁。好在经过仔细清点后,他发现什么东西也没丢。不过他还是准备过几天请工匠来修一个更坚固的库房,将自己的家当都转移过去。

门,被打开了。

里面空空如也,一个箱子也没有。

“哎?我又是走错屋子了,这记性。”主人摇着头低语,他转身向走出门外。

不对!!!

他看着这边手里的钥匙,又看了另一只手里提着的大锁,主人猛然转身冲进了库房。

这是我的库房啊,我的东西呢?!!!

不远处的街巷上,正路过这所宅邸的几个行人,猛然间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乾隆四十八年 最新章节第二章 赵新的奇遇,网址:https://www.xbqg9.net/1/189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