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6章 论持久战(1/2)

作品:《回到牧场

日历被秋一页页吹落,转眼间,人类迎来了他们进入牧场世界后的第二个冬天。[.715k.无限升级]现实世界中绝大多数的能源网络、交通网络和通讯网络已经完全崩溃,极少数仍在运转的生命维持设施被各种强权机构所把持,且隐藏在世界各处,不为常人所知。数以千万计的平民为避免在现实世界被冻死,开始考虑购买生物舱或移魂法阵。移魂法阵虽然比生物舱贵数倍,但购买后一劳永逸,可以省下今后买营养剂的钱,还可以分期付款,所以销量一路大涨红。不过老匡却没有心思去搞什么促销活动,连目前依旧顺利得可以用“日进斗金”来衡量的狮鹫崖“黄鼠狼”计划老匡也没心思操持了,将狮鹫崖的开发工作全权交给沃克,老匡自己马不停蹄地赶回了伊甸牧场。

史特拉肯传来的密信像一块沉甸甸的大石压在心头,蛮族大军已经完成集结,伊甸正处在浪尖口。如果安东尼意识到假以时日,伊甸将成为对抗圣战大军的中流砥柱的话,他肯定会毫不犹豫地先在伊甸吹响圣战号角当然,安东尼实现这一战略目标的前提是已经掌握了足以抗衡魔法乱流,并且可以实现跨大陆传送的超大型传送阵技术。

最有力的证据是目前驻海者能支撑起八十万蛮族大军的粮饷供应。史特拉肯报告说到圣山脚下的蛮族“拿到军牌就能领饭吃”时迁在地精中得到的消息也是如此,那么根据兽人、矮人和地精的饭量分析,仅只喂饱圣山下的二十五万蛮族战士和运粮的五十五万蛮族劳工,每天就至产需要两百万磅的食物。[.715k.无限升级]蛮族集结花了三个月,粮食供应的底线应在两亿磅以上。这还仅仅是最低限度的粮食供应。考虑到饮水、药品、被服等其他物资,驭海者调往玛斯沃尔大陆的物资已经超过了解放战争时期淮海战役的粮食运输量,然而淮海战役是用小车推出来的,玛斯沃尔大陆和哈维斯特大陆之间的大洋却无法用小车征服!驭海者要在没有跨大洋传送技术的前提下完成这一任务,能够依靠的将只有远洋船或跨大陆传送阵。以牧场世界现有的造船技术推断,造出万吨轮的可能性微乎其微,传送阵的可能性无疑更大。

万幸的是伊甸的狮鹫拥有量雄跪各势力之首,而且由于黄鼠狼计戈的顺利实施,空军的规模还在飞速扩展之中,虽然侦查玛斯汰尔大陆仍力不从心,但侦查伊甸周边是没问题的。身体轻盈的暗夜精灵和小部分练有素的噗噗充当了飞行员的角色,每天都拿着摄像水晶向外不断扩大侦查范围;伊甸周边山脉中的狮鹫中继站体系也在构建之中,这些中继站既可以为远程侦查的狮鹫提供歇脚和进餐的条件,又能充当瞻望台和警戒站,可谓一举两得。

海军方面,伊甸东海第一舰队、第二舰队和第三舰队亦开始沿哈维斯特大陆东海岸进行巡逻,其中由铁钩少将雷欧纳德亲自率领的第一舰队已完成了南至洛基山脉的第一次远航。老头子拄单拐支撑起仍显得有些萎缩的双腿,高高地站在舰桥上,指挥着他的新旗舰“重生”号劈波斩浪,一班军官员唯其马首是瞻,归途中还在老少将的带领下成功地捕杀了一头狡诈的玛斯沃尔海怪。

可以想象,如果魔鱼得逞的话,船只沉入海底,包括铁钩少将在内的全体舰员都会成为它的食物。所幸雷欧纳德在发现两名舰员失踪后已命令整个。舰队暗中戒备,在发现又有舰员被控制后不动声色地静观其是

在海陆空三军齐齐外出侦查的同时,伊甸的战备后勤工作也全面展开。与平行者联手建造,位于采离镇和地基组织的四个级传送阵已经破土动工。建造这些到占地咖多平米、高度将近十层楼的庞然大物无疑需要花费无数的金钱和劳力,每次使用的费用也异常高昂,可它们却是战争进程所必须的。级大型传送阵虽仍不足以运送战舰,但却可以运送建造大型战舰的部件,还能一次传输上千名士兵或大量的军火物资,此外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级传送阵抵抗魔法乱流影响的能力要比中小型传送阵强得多。

伊甸与平行者分享了级传送阵的建造技术,但净土传送阵仍是伊甸的最高机密。老匡已经动手在中央城堡偏西的望具谷地下,以及克莱克特城原雷蚯老巢两处建造超大型的“净土空间”这两个空间建成后,平时可以在里面不受影响地进行魔法试验和魔法生产,紧急时玄还能改造成级甚至级的净土传送阵,让伊甸军队实现跨大陆战略机动。

但平行者缺乏高级晶石,并不代表着以蛮族为主力的圣战大军也缺乏。可以预见,超级传送阵的存在,将使未来的圣战形式与以往任何战争的形式大不相同,圣战大军进入哈维斯特大陆的过程,将是一场以侦查与反侦察、夺取与反夺取、破坏与反破坏对方大型传送阵为焦点、的战争。战争的进程,将是持久的。十二月中旬,卢俊义国王在第一届政协会第四次扩大会议上发表名为《论持久战》的演讲,这是一部伟大的老匡主义经典军事理论著作,共分三大部分:《持久》、《坚挺》和《不泄》最后一字为老匡在初稿中写的错别字,后来公开发表时被更正。

中既痛斥了“不举论”不举兵抵抗,又驳斥了“早泄论”早早泄气,使全国人民看到了胜利的前途,增强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回到牧场 最新章节第506章 论持久战,网址:https://www.xbqg9.net/12/12416/5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