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八七章 懊悔庞统(2/3)
作品:《三国之四世三公》了表明身份的最佳时机。
懊恼之后,庞统似乎又想到了什么,激动的说道:“对了,幽州牧才出不过一天,侄儿如今快马加鞭,或许还能追上幽州牧,将此事告知于幽州牧。”
“五郎,无须如此激动!”
徐庶庞统如此,连忙制止了他,说道:“主公如今已经前往高句丽,即便你将实情告知于主公,难道主公还能为此返回北京城不成?况且,你又不知那东西的重要性,用途如何?若是因此妨碍到主公征讨高句丽的大业,反而不美。所以,如今你只需在北京城专心学习,静静的等候主公征讨高句丽回来便可。这一次五郎你和主公错过,说明是天意如此,让你们不用这么早的碰面。再说,如今你已然知晓主公的身份,还怕主公会跑掉不成。”
以前,徐庶并不相信命运。作为一个读书人,认为命运不过是一个玩笑。但是,知道顺天盟的事情之后,徐庶知道,命运这种事情是存在的。不过,徐庶现在相信命运的存在,却不会听信命运的安排。他就要跟随袁常,打破这片天地,铲除隐藏在幕后操控天下的邪恶势力,让天下万民,能够掌控自己的命运,而不是做棋盘上的一个棋子。
听了徐庶的话,庞统也才反应过来,觉得徐庶说的挺有道理。当下,便平复心情,带着求教的心理,和徐庶讨论起顺天盟之事。对此,徐庶当然不会拒绝,二人亦师亦友般的交谈,直到深夜,才熄灯回去休息。
却说另一边,袁常在安排完幽州的事情之后,便带上郭嘉、典韦,以及五千独立骑兵师的精锐,赶赴辽东郡战场。
大军已经出二十余日,差不多也要到达辽东郡的本溪城,不知是否和高句丽的大军碰上。当然,就算袁常不在战场之上,想来问题也不大。这一次指挥作战的两路军马是太史慈和于禁,太史慈和于禁二人的军事能力也不用多说。历史上太史慈作为东吴大将,守卫东吴南部,使得东吴南部安平几十载,太史慈可谓是功不可没;而至于于禁,就连曹操都对关羽畏惧想要迁都,偏偏曹操却是让于禁统兵去与关羽作战,可见对于禁能力的肯定。至于说后来被关羽水淹七军,只能说关羽够狠,做出这种放水淹城的事情。从蜀汉的立场上来说,关羽的做法无疑是正确的。但是,从道义上来讲,关羽淹城的做法,却是已经有违道义,毕竟城里还有多少的百姓。历史上,会用这种手段来对付敌人的将领,怕是也不多。还有,关于史书中记载于禁是因为嫉妒庞德而不与关羽决战,想想曹丕对于禁的不满,就可以知道这里面有多少是抹黑的成分了。
因此,对于太史慈和于禁统兵作战,袁常根本没有丝毫的担忧。而袁常之所以要亲自前往辽东郡战场,只不过是为了战后彻底解决高句丽的问题。不会让高句丽像历史上那样,曹操灭了高句丽不久之后,高句丽又死灰复燃,然后继续祸害中原,袁常作为一个过来人,当然是不允许这种情况的生。
因此,虽然距离大军到达辽东郡的时间不多,但是,袁常却也并没有太过于赶路。
一个原因是相信太史慈和于禁的能力,另一个原因是顾虑到郭嘉的身体问题。历史上,郭嘉就是在征讨乌丸之后去世,原因就是因为征讨乌丸的时候,担心后方会出现问题,日夜疾行,加上操劳过度,因此去世。袁常当然也不允许这种事情生,而历史上郭嘉之所以身体不好还有一个原因,那就是服用丹药,作为一个新世纪的青年,袁常又岂会不明白丹药的危害。此前,袁常已经告诉郭嘉丹药的问题,而郭嘉也已经停止服用丹药。只是,以前一直都在服用丹药,郭嘉的身体里已经累积了毒素,至于身体里的毒素是否已经彻底解除,袁常也不清楚,毕竟这年头没有x光等可以检查到郭嘉身体内的情况。因此,基于这些原因,袁常的行军度并不是很快,只是比正常情况稍微快一些,在郭嘉身体能够适应的情况下赶路。
袁常一行经过右北平郡之时,驻守右北平郡的分军区军长韩恂也让亲信士兵传来军情。
乌丸的三王难楼、苏仆延和乌延三个乌丸大军的统帅,如今率领乌丸的五万大军,在右北平郡外蠢蠢欲动。只不过,让韩恂觉得有些奇怪的是,难楼、苏仆延和乌丸三人将五万大军分成三部,每人统帅一万余兵马,分别驻守在平泉、承德和隆化三地。韩恂怀疑对方有什么阴谋,因此,下令右北平郡大军紧守城池,并不外出与对方交战。听说袁常、郭嘉要赶赴辽东郡战场,这便派遣亲信士兵来向袁常和郭嘉询问。
听了传信士兵的话语,郭嘉让传信士兵把右北平郡的地图撑开,仔细的看了一番之后,稍微沉思了片刻,轻笑一声,说道:“原来如此!主公你也知晓,乌丸与我中原不同,他们是一些部落所组成的形势。很显然,难楼、苏仆延和乌延三人之所以分兵三处,乃是因为他们彼此之间关系并不和善,若非乌丸领蹋顿能力出众,将三王收归麾下,怕是他们如今还在互相征战。因此,他们三人各自统帅自己部落以及亲近他们的部落精锐,以免交到其他二人手上,被对方给迫害。如此一来,他们分兵三处,便没有太多问题了。主公你再看地图之上,隆化是与右北平郡距离最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三国之四世三公 最新章节第五八七章 懊悔庞统,网址:https://www.xbqg9.net/12/12433/5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