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四章 踌躇满志的多尔衮(2/3)
作品:《从黄巾小兵开始》箭的人自然是黄忠了,跟随先锋队登城后,黄忠见有大西将领站出来,他顿时把长刀柱在地上,用弓箭射杀起那些领头的人。>
大西军可不像大乾有讲武堂,军中士卒参军也不过是混口饭吃,没了军中将领的指挥,又见登城的大乾士卒凶悍异常,顿时没了战心。>
前方人员开始转身逃亡,就像多米诺骨牌带动了其他人。>
“快跑啊。”>
“杀啊!”>
“将军,大西都城定矣。”>
张任点点头,也是高兴不已。>
左右将领大笑道:“不想张献忠手下这么没用,也不知道他怎么敢建国称帝的?”>
张任环顾左右道:“张献忠好歹是个帝王,擒获他的功劳可比寻常兵将大多了,怎么,你们有空在这闲聊,都不要这功劳了?”>
“哎呀,将军不说,我等险些忘了,末将这就去。”>
“等等我。”>
确定了城内攻势顺利,张任发起了总攻。>
半日过去,大乾正式拿下了大西都城。>
张任一路朝城中走,一路听手下将领诉说战果。>
“启禀将军,大西王张献忠城破之后,以自刎身亡。”说话的将领面有不甘,之前他距离张献忠已经不远,不想对方不想束手就擒,直接来了个自杀。>
这下,擒拿贼首的功劳就没有了。>
“嗯。”>
张任点点头,张献忠没有战败投降,有点出乎他的预料,却又在情理之中。>
作为攻打大西军的一方主帅,张任早从监察院拿到对方的情报,其中就包括张献忠的性格分析。>
像张献忠这类草莽人物,不缺狠劲,相比战败被俘过阶下之囚的生活,不如保留体面,轰轰烈烈死去。>
换成是他张任,他也会这么选择。>
张任挥了挥手道:“老规矩,把他和其他战死的大西兵将一起埋了。”>
“是,将军。”>
手下将领并不奇怪,大乾可没有崇拜敌方将领的传统,正所谓彼之英雄,我之仇寇。>
按陛下所说,不让你抛尸荒野,已经够人道主义了,还想高规则厚葬,想多了。>
有那个功夫和金钱,不如留着改善国内百姓和军中士卒的生活呢。>
要知道为大乾出生入死的小兵战死,也没有厚葬一说,哪能反过来为敌方的人物做这样的事,那不是脑袋秀逗了。>
进入城池,看了看街道上还未清扫的血迹,张任又问道:“此战我军伤亡如何?”>
手下连道:“将军,此次攻城战颇为顺利,可能是敌军被我等追杀进来,还未缓过劲来,是以,此次作战,我军只伤亡四千余人,就拿下了城池。”>
张任点点头,这数字和他心中估算的差不多。>
大西军虽然有三万兵马,可要分守四门,这样下来,一面城墙上也就七千多人。>
真说起来,在局面战场,还是大乾军力远远多于对方。>
再加上大乾有投石机等利器相助,兵员素质又远超大西军,等大乾打进城池的时候,其他三面的大西军已经兵无战心,一路逃跑、投降的人不计其数。>
之后,张任又了解了城中的物资。>
说起来,张献忠麾下的大西,可是真的穷。>
虽然张献忠等人已经收集了周边地区的物资和金银。>
这这些物资和金银加起来,还比不上大乾如今的一些县城。>
在大西都城修整了半日,张任接待了后续跟来的内政人员,把西南周边的政务转交后,张任又留下一些兵力,扫荡周边的山贼草寇和原属大西的县城。>
然后,他就带着大部人马朝东方出发,准备一路打,一路前往凤阳府和楚歌汇合。>
——>
凤阳府。>
其他战场陆续燃起战火的时候,多尔衮终于带着大清兵马赶到了凤阳府之外。>
三十万兵马,足够多尔衮分兵两路乃至三路。>
手下提议分兵攻打旁边的扬州府时,多尔衮挥手打断道:“伤其十指,不如先断其一指,今次南下,本王会一个个城池扫荡过去,凡阻我大清千秋万代者,杀无赦。”>
既然多尔衮有了决议,手下人自然不敢再多说什么,不说多尔衮南征北战,已经用军功证明了自己,单说对方如今的身份地位,就让军中无人敢多嘴。>
再加上军中将领都知道,此次多尔衮可是带着复仇心态来的,多铎的死早已让对方怒火冲天,这时候违抗对方的命令,不是自找不痛快吗?>
多尔衮虽然巴不得立刻就拿下凤阳府,可也知道欲速则不达。>
大军从出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从黄巾小兵开始 最新章节第一百二十四章 踌躇满志的多尔衮,网址:https://www.xbqg9.net/14/14526/1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