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六章 攻防(二)(2/3)

作品:《从黄巾小兵开始

候,几乎已经无法防御敌方上城了。

可凤阳之战显然不同于一般的攻防,因为士卒们在昨日就被军中将领告知此事。

“傻子,中计了还不知道。”

清兵上城,大乾士卒一点也不惊慌,反而心中爽快,己方示敌以弱,敌方不知情,明显牵着对方的鼻子走,这种情况,自然士气满满。

总攻的开始,代表战斗烈度急速提升,每一秒都有双方士卒倒下。

城下的多尔衮每每见到己方人员登城都精神大振,可看着大清勇士一次次被人赶下来,他又愤怒不已。

“大将军,这些乾人比当初的明人可顽强多了。”

听着一众将领感叹,多尔衮突然不生气了。

他突然哈哈大笑道:“真是天助我也,若非乾帝生不逢时,岂有我大清今日局面,今次乾帝涉险,更是天命在我大清,让我等有机会断绝乾帝崛起之路,本王应该高兴才对,乾人越顽强,代表我们扼杀其于摇篮,正是再明智不过。”

左右将领一听,再一想,觉得多尔衮说得很对,若是付出一点代价,换得大清千秋万代,实在是再划算不过。

佩服于多尔衮的心胸,众人心悦诚服道:“大将军圣明。”

想通后,又有左右将领的拍马屁,多尔衮对于没能实现日落进城就餐的愿望也不生气了。

停战后,他第一时间吩咐手下道:“你等先让人打扫战场,盛夏时节,天气炎热,正是瘟疫滋生之时,切莫携带。”

“是,大将军。”

这一点,军中将领倒是不敢打马虎眼,他们若是千辛万苦地攻破城池,歼灭大乾上下,可大意之下死在瘟疫当中,那就冤枉了。

和往日一样,日落后,双方派出少量人员开始收集尸体,然后堆在一起火化。

在这个过程中,不管是大乾也好,大清也好,双方虽然没有过交流,可都默契地遵守停战协议。

哪怕是楚歌有治愈术傍身,能够治愈军中疾病,就算个别将领感染了瘟疫都没关系,可也不想死去的将士抛尸荒野。

战场上虽然无法让士卒落土为安,可一场火化,然后收集骨灰,回去葬于英灵殿还是能做到的。

第二日战斗继续,凤阳府就像一艘被风浪拍打的轮船,虽然摇摇欲坠,可就是随风摇摆,不见倒下。

多尔衮一次次增兵,甚至抽调其他三面的士卒过来,可凤阳府依然在大乾手中。

回头一看己方伤亡,短短几日,满清士卒又进去了五万余人。

“大将军,城头士卒撤了。”

说实话,大乾将士的战斗力和意志出乎了多尔衮的预料,可战斗至此,他已经骑虎难下,不说他一心要灭掉的乾帝在城中,就是扼杀大乾这个挡路石,他都必须坚持下去。

这日清晨,多尔衮再次率兵出征,可前方传来的消息让他一惊。

他连催马上前,指着传令兵道:“你说什么?大乾人撤了。”

“是啊,大将军。”传令兵连连点头。

“不可能。”多尔衮大喝道,“我军四面围堵,乾人如何撤离而去?”

传令兵知道多尔衮误会了,正想说话,就见洪承畴匆匆而来,走到近前就道:“大将军,乾人未撤,而是退入内城当中了。”

多尔衮知道自己误会了传令兵的意思,不过他也没多说,而是看向洪承畴:“可派人进城打探,这是否是乾人设下的陷阱?”

洪承畴摇头道:“末将也是刚得知此事,之后行事需大将军定夺。”

多尔衮点点头,带着人马来到投石机射程之外,他抬头看向城头。

果然,那里一个人也没有。

观察了一阵,多尔衮问洪承畴道:“大学士如何看?”

洪承畴沉吟片刻,道:“凤阳之战,我方三十万兵马,如今只余半数之数,当初细作曾言城中有十万余人。”

“乾人借助城墙和守御利器硬抗至今,想必剩下兵将也不多了,末将觉得对方撤退之举不是故作玄虚,而是士卒减员,无法再守御四面。”

洪承畴看多尔衮若有所思的样子,建议道:“大将军若不放心,可派少数人员进城探查。”

多尔衮点头道:“大学士之言正和本王之意。”

说完,多尔衮朝众人下令,让手下带一万人马进城,其他人做好准备。

看着手下士卒轻而易举地就登上城楼,过了一会后,又打开城门。

多尔衮不禁嘀咕道:“莫非乾人真的力尽了?”

城门打开后,万余清兵小心翼翼地走进城门,带头的将领原以为乾人会在瓮城中设下埋伏,可一番探查后,周边别说人了,连一只老鼠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从黄巾小兵开始 最新章节第一百二十六章 攻防(二),网址:https://www.xbqg9.net/14/14526/1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