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七章 进军隋地(1/3)
作品:《从黄巾小兵开始》大乾6年10月。>
修整了两月的大军再次出动。>
因为有水上舰船优势,军部制定的作战计划自然利用水道开路。>
“就从沈法兴的地盘开始吧。”>
楚歌一声令下,位于隋唐交界处的沈法兴算是倒了大霉。>
“陛下,让周公瑾和司马仲达他们领军,是不是太过冒险,臣知道他们早慧,往日里沙盘演练说得也是头头是道,可如今毕竟年幼,就怕他们纸上谈兵,若是战场失利,恐折了锐气。”>
李儒怎么也想不到,入隋后的第一战,陛下竟然把水陆大军的指挥权,分别交给了周瑜和司马懿。>
初生牛犊自然不怕虎,可看着一众年轻人跃跃欲试地登船离开,李儒还是说出了自己的忧虑。>
楚歌笑道:“无需担心,有些人注定和普通人不一样,若是一味把他们保护在温室,如何长成参天大树。”>
“陛下待他们何等恩重,倒是让臣等羡慕不已。”>
李儒见楚歌心意已决,也就不再多说,以大乾如今的国力,就算周瑜等人全军覆没,也无法动摇国本。>
他提出异议,一来是查缺补漏,二来也是担心几个朝夕相处的孩子,受挫折后损了心气,对今后成长不利。>
“哈哈。”楚歌笑道,“无需羡慕他们,我们也出发,去会会隋地的英雄好汉。”>
“是,陛下。>
——>
长江。>
舰队劈波斩浪,逆水而上。>
周瑜、司马懿、吕蒙、徐庶伫立甲板,遥望两岸山水。>
此次出阵,周瑜和吕蒙一队,统领水军,周瑜任主帅,吕蒙任副帅。>
司马懿和徐庶一队,统领陆军,司马懿任主帅,徐庶任副帅。>
水战在前,陆战在后,司马懿和徐庶早早平复了心情,此时倒是优哉游哉地观赏起两岸风景。>
相比同样淡定的周瑜,吕蒙却是心急起来。>
“都督。”>
这是楚歌对周瑜的戏称,在楚歌看来,周瑜若是没了这称号,总觉得不完美,所以在任命周瑜领军时,直接笑称其为‘大都督’。>
吕蒙自然顺口这样叫了。>
“接下来我们做什么?”>
吕蒙话落,司马懿笑嘻嘻地看过来,徐庶也是一脸好奇地看向周瑜。>
“司马仲达,笑里藏刀,小人也。”>
周瑜敢肯定,他这同学一定在心中希望他出师不利,然后自己站出来力挽狂澜,好在陛下面前博个好彩。>
“哼,司马仲达,你是想多了,我周公瑾一生不弱于人,就凭你,一辈子注定被我压在身下,没有翻身的那一天。”>
不知道为什么,周瑜很是讨厌司马懿,可能是他俊美的长相,见不得鹰视狼顾,还一脸装作忠厚的人。>
午夜梦回,他曾想过,若是陛下晚年,他还在的话,一定要力谏陛下诛杀此僚。>
鹰视狼顾之人,笑里藏刀,天生反骨,非雄主不得用。>
“该死,罪过,罪过,竟然说陛下晚年,陛下当万万年才对,都是司马仲达这厮害我起心火,今后还是眼不见为净的好。”>
说起来,相比司马懿,他虽然承认对方的才能,可并没有放在心上,心中也有信心始终能压对方一筹。>
反而是书院中不着调的庞统和低调的诸葛亮,让他颇为在意。>
“陛下为何称他们为卧龙凤雏,算了,这两人投身科学研发,与我始终无交集,还是先不管他们了。”>
“都督。”>
吕蒙看周瑜陷入沉思,不由更着急了。>
这都快到地方了,你这个主帅不应该召集将士们训话,做好战斗准备吗?怎么还在那走神。>
倒是隔了一米的司马懿一脸狐疑,他总觉得周瑜又在腹诽他。>
“周公瑾,胜负心太重,让一让你这只公鸡又如何,哼,还‘大都督’,陛下定是看走眼了,有你跌倒的一天。”>
想归想,司马懿心中不知怎么就泛起了一股酸味。>
陛下偏心,竟然没给我取美名。>
周瑜撇了一眼司马懿,昂首道:“子明,何须着急,以我大乾水军之利,别说纵横长江,就是横渡四海都若等闲,以区区沈法兴、李子通等人,如何阻我兵锋。”>
“都督胸有成竹就好。”>
吕蒙听了周瑜的话,心想也是,大乾水军自成立以来,纵横长江黄河,如今又飘扬四海,未逢一败,想来击败隋地的小小军阀,自是手到擒来。>
——>
长江,京口外码头。>
沈法兴为防备北方的李子通渡河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从黄巾小兵开始 最新章节第一百四十七章 进军隋地,网址:https://www.xbqg9.net/14/14526/1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