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九章 李阀南下(1/3)
作品:《从黄巾小兵开始》三天之后,消息传到洛口。>
“陛下,不出您所料,李世民早早准备了后手,我们晚了一步。”>
李儒一脸遗憾,责怪自己没提前料到此事。>
“果然。”>
楚歌点点头,并没有像李儒那样失望。>
他本来就有所预料,李世民麾下人才济济,就算对方想不到这点,手下人也会替他想到。>
“陛下,我们要离开这里了。”>
“噢?可是李世民率兵南下了?”>
“嗯。”>
李儒道,“此事正要禀告陛下,日前,李世民以李靖为统帅,李元霸为先锋大将,统兵十万,南下讨伐王世充。”>
李靖和李元霸啊!>
楚歌不由精神一振,估计这时代没人比他更了解这对组合的威力了。>
当今世上,把他排除在外。>
李靖的统兵能力能名列前三。>
李元霸的战力稳居第一。>
虽然李元霸、项羽、李存孝三人的武力值都是满值的一百点,可李元霸天生板肋扎筋,两臂有四象不过之勇。>
论战力,真说起来比后两人是要高出一线的。>
一念及此,楚歌点头道:“你说的不错,王世充倒霉了,他不是李靖的对手。”>
“陛下很看好李靖?”>
虽然李儒也觉得李世民不会随便任命一个庸才当大军的统帅,可之前收集到的情报,不管是李靖还是李元霸,都默默无闻。>
楚歌笑道:“这些年有突厥人顶在前头,李世民自然不会让李靖和李元霸出手,你看好了,若是没有我大乾介入,不用多久,南方的各路军阀都要被两人厘清了。”>
“陛下所言甚是,李阀如今全据黄河以北,而黄河之南,各方势力还在征伐不休,以李世民表现出来的隐忍和军略,若无我等介入,想必很快就能一统南北。”>
楚歌点点头,起身道:“走吧,收拾东西,我们去荥阳看看。”>
一行人出了洛口,向东而行,很快转入瓦岗寨的地盘。>
路上,楚歌问道:“李世民除了出兵南下,还有什么动作?”>
李儒道:“陛下,李世民除了派兵南下,还派了使者招安各地义军,和安抚其他门阀。”>
楚歌若有所思。>
说起来,中原诸国世家豪族不少,可隋地的门阀特别强大。>
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有清河崔、博陵崔、范阳卢、荥阳郑、陇西李、赵郡李、太原王。>
可以说隋朝的统治基础,就是以这七宗五姓为首,其他小世家为基石。>
地方强大了,中央自然弱。>
有开国雄主坐镇还好,一旦遇上主弱臣强,加一点点天灾人祸,国朝就有倾覆之险。>
以世家为主的政治可以说是这时代的特色,可谓根深蒂固,深入人心。>
这也是楚歌在起事之初,要把各地世家豪族通通清理一遍的主要原因。>
虽然随着时间流逝,当初的旧世家,还有新兴的豪门,照样会出现。>
可有他坐镇,有大乾法规立于头顶,今后出现的豪门世家已经和之前不同,也必须不同。>
“文优,你说若是朕也发出诏令,让各方势力站队,你觉得会出现什么情况?”>
“这就要看陛下开什么条件了?李世民以新朝的高官厚禄为诱饵招降各方,难道陛下也要如此?”>
大乾一路征战,招降敌军从来都是五个字“无条件投降”。>
在陛下只有一县之地的时候,就没有以利降人,李儒可不相信如今大乾威压海内了,陛下会为隋地的军阀例外。>
果然,只听楚歌道:“我大乾自然不会如此,不过朕会一视同仁,给所有人一个机会,若有才能者,自可平步青云。”>
李儒在心中翻了个白眼,道:“陛下,若然如此,我看还是不说为好,否则怕是会倒逼各方势力靠向李世民。”>
“倒也未必。”楚歌笑道,“若你是此地人士,突闻朕之告令,会否很奇怪我大乾何来如此信心?”>
李儒思索片刻,点头道:“若臣是此方人士,确实会奇怪大乾何来仰仗,竟敢昭告天下让诸侯束手就擒,可臣还是那句话,我大乾的告令太过苛刻,那些雄主将臣会下意识地排斥我方。”>
“哈哈,如此也好,是敌是友介时一目了然。”>
感受着楚歌的恶趣味,李儒摇头苦笑,不过他也没扰了楚歌兴致。>
进了荥阳后,他就第一时间让人把消息传出去。>
这之后,李儒就时刻关注起天下形势。>
很快,天下哗然,能和瓦岗寨相持多年的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从黄巾小兵开始 最新章节第一百四十九章 李阀南下,网址:https://www.xbqg9.net/14/14526/1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