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一章 函谷关(1/3)
作品:《从黄巾小兵开始》阳平关。>
苏固见楚歌带大军东去,一时间陷入了两难之境。>
他问左右道:“大同反贼欲断我粮道,如之奈何?”>
有将领道:“只能分兵抵挡,否则粮道一断,我等困守孤城,只能坐以待毙。”>
有人出声道:“反贼兵多,此去几万人,我等如何抗之。”>
有将领指着城外道:“不如我等也行断粮之举,让贼寇知难而退。”>
苏固连道:“好计。”>
刚想下令出兵,他又迟疑道:“贼寇东去,许是见我等据城而守,故意分兵引我军出战?”>
其他人不知道该怎么回答了,他们也不敢肯定。>
如此等待了两天,见离去的大同军还不见身影。>
苏固只能先行派出几千人马朝张任发起试探。>
一场厮杀,汉中士卒被张任带人打了个满头包。>
领军将领狼狈而回,低头道:“大人,敌军兵多将广,不如早日降了。”>
苏固大怒:“混账东西,我等食君之禄,当忠君之忧,你竟坏我军心,来啊,拉下去砍了。”>
“大人饶命。”>
杀人立威后,苏固见绝粮之举行不通,亲自带着大部人马朝楚歌追去。>
来到定军山,他见黄忠旗号,以为楚歌等人都在,连下令众人下寨。>
山腰的黄忠看到汉中军到来,对副将道:“你带一半人马往东边走,如若敌军前来,可就地迎战,如若敌军不至,你就绕道敌后,听我号令,随时与我共击敌军。”>
“诺。”>
副将领兵离去,苏固见了,为防侧翼安全,只能分出一部分人在东方列阵。>
接下来,黄忠时不时派一些人马朝山下而去,让苏固分身乏术。>
不知不觉中,正面鹿角附近剩下的人开始稀少。>
通过望远镜,黄忠看到苏固傻乎乎地站在人群中指挥手下拼接鹿角,大喜道:“时机至矣。”>
“尔等随我杀敌。”>
黄忠召集众人,乘着地势高,人借马力,直冲而下。>
“杀啊。”>
身后众人也跟着鼓噪大喊。>
“大人快走。”>
汉中将领拉着苏固疾走,可黄忠一直盯着他们,而拦路的人哪里是黄忠的一合之敌。>
“敌将授首,降者免死。”>
一片混乱中,众人只听得一声暴喝。>
敌我双方顺声看去,只见黄忠横刀立马,挑着苏固的脑袋高高举起。>
“将军神威。”>
“大人死了。”>
大同军士气大振,相对的汉中兵如坠冰窖,附近的人再无心抵抗,乱哄哄地朝来时路跑去。>
“杀啊。”>
黄忠带人顺势掩杀,直杀到沔水边上才停下脚步。>
副将收拢降兵后,一脸欣喜地走进营帐:“将军神威,一战抵定汉中。”>
黄忠抚须笑道:“战果如何?”>
副将道:“我军杀敌三千,收纳降兵八千余人,另有数千汉中士卒跳入沔水淹没,剩余之人已四散逃离,不足为虑。”>
“好,速速派人把此地战况报与主公。”黄忠欣喜道,“明日一早,带上苏固头颅,威逼阳平关。”>
第二天,驻守在阳平关外的张任见黄忠回来,连派人询问。>
得知情况后,他高兴地迎出门外:“黄将军神威,苏固一死,汉中定矣。”>
“公义过誉了。”>
两人寒暄一阵,带着大军全面压向阳平关。>
“关内的人听着,苏固已死,你等速速归降,可免一死,如若顽抗,城破之日,就是你等授首之时。”>
说完,黄忠用赤血刀挑着苏固脑袋让城头的人看个清楚。>
“是太守大人。”>
“天啊,大人竟然被杀了。”>
“怎么办,我们该什么办?”>
留下的副将看清楚脑袋,连召集剩余将领商议。>
城头一片沉默,有人道:“不如降了,关中粮草只够一月之用,就算顽抗,又能坚持多久?”>
大家你看看我,我看看你,谁也不想死,剩下只能投降了。>
“我等愿降。”>
阳平关一破,汉中门户打开。>
之后,黄忠带兵一路横扫。>
沔阳、南郑、褒中、城固、西乡等地几乎望风而降。>
黄忠这边进展顺利,另一边的楚歌等人也到了关键时刻。>
——>
子午谷北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从黄巾小兵开始 最新章节第六十一章 函谷关,网址:https://www.xbqg9.net/14/14526/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