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四章 一套三连(1/4)
作品:《从黄巾小兵开始》相比于汉羌联军的十万人马,其中以骑兵为主,而大同军西去迎敌的只有五万人,并且以步兵为主。>
一路上,楚歌也并不催促麾下士兵赶路。>
只是让前线的探子把联军的动向摸清楚。>
军中将领不知一次地发问:“主公为何不加速行军,抢占萧关?”>
其他人也很奇怪,敌军兵马倍数于己,更是骑兵对步兵,楚歌却不想着占据关卡迎敌,难道要在关中平原上以步兵对骑兵不成。>
想想那场面,众人不寒而栗。>
“不急。”>
面对众人的询问,楚歌总是这样回答。>
步兵对上骑兵的劣势,楚歌自然知道。>
可他更怕的是西凉骑兵不与他正面交战,如果十余万骑兵散布到雍凉之地打游击战。>
那才是令他更头痛的事。>
在古代,步兵想要战胜骑兵,并且不让骑兵逃走,一般需要特殊地形。>
如果他只需防守,那么有萧关地利,显然是有利的选择。>
可是他要的是西凉之地,是西凉产的战马,是西凉产的骑兵种子。>
而且他没有多少时间可浪费的情况下,把联军堵在萧关之外,实在是弊大于利。>
哪怕联军头铁地来攻关,可一旦损失惨重,必定带剩下的其他人绕道其他地方。>
那时候再想以两条腿追上四条腿,可就难了。>
“报,敌军距离萧关两百里。”>
楚歌道:“再探。”>
“主公,再不加急赶路,萧关就要被汉羌联军先行占据了。”>
“我自有主张。”>
楚歌挥手打断左右将领的劝说。>
等众人离去后,他招来甘宁下达秘密任务:“兴霸,你带二旅人马藏于萧关西侧山脉,看到信号,你就如此如此……”>
甘宁点点头,带着两千人加速离开。>
三天后。>
汉羌联军。>
有探马回返:“报,萧关无人驻守,关内人马已逃散多时。”>
此时,联军距离萧关只余三十里,以骑兵速度,小半日就可抵达。>
边章不禁疑惑道:“怎会没有兵马,大同人莫非还未赶到?”>
汉军首领张温道:“莫非是大同人的诡计,关外可探查过了,可有伏兵?”>
来人道:“已派人探查,并未发现有敌潜伏。”>
众人对此并不怀疑,哪怕六盘山深山密林,可想藏几万兵马不被发现,还是没有可能的。>
人藏少了对他们一点用没有,人藏多了不可能搜查不到。>
一众将领虽然奇怪,可既然前方没有发现敌情,也就没有下令手下减速。>
军队继续奔行,直到快接近萧关的时候,又有探马前来。>
“报,关东十里外发现敌方大军。”>
边章抬眼张望,已经能看到萧关的城墙,城门外并无一人。>
不由惊道:“你是说在萧关东面?”>
探马道:“是的,大人。”>
边章和韩遂对视一眼,然后又看向汉军的一众将领。>
这可真巧了,他们紧赶慢赶,早就做好强攻萧关的准备。>
不想到了地方,大同人竟然还没来得及进驻萧关。>
边章仰天大笑:“天助我也,大同将领何其蠢也,我军倍道于他,竟还被我们抢先抵达,天要灭之,多助你我。”>
倒是一旁的韩遂略微谨慎:“事出异常,不可不防。”>
边章摆手道:“有何异常?不过是行军缓慢所致罢了。”>
韩遂道:“可令前锋先行进关查看。”>
见其他人也同意韩遂的建议,边章只能下令先锋去探查。>
先锋骑兵进入萧关,一个时辰后,前锋将领出来。>
“大人,关内并无异常。”>
一众将领虽然诧异,可还是带人进驻,一些谨慎的将领,尤其是汉军将领,都亲自带人搜索地方。>
“奇怪,莫非大同人真得没赶上?”>
大家分享结果后,只能肯定了这样的猜测。>
一众人来到东边城头,眺望关外。>
十余里外,大同人正停下扎营。>
边章笑道:“如此距离,大军出城列队,即可对接大同步兵,不如趁大同人立足未稳,趁势出击。”>
韩遂看着对面,大致估算了一下大同军的人数,想了下道:“我军日夜兼程,远来疲弊,强弩之末,势不能穿鲁缟,不如修整一日,待明日再出关克敌。”>
陶谦也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从黄巾小兵开始 最新章节第六十四章 一套三连,网址:https://www.xbqg9.net/14/14526/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