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八章 科举(2/4)
作品:《从黄巾小兵开始》多了。>
和大乾不同,汉军士卒基本上只为生计而当兵,所谓有奶就是娘,他们才不管今后跟着谁,只要给饭吃,有粮饷可拿就行。>
更何况在大乾当兵,待遇远胜于在大汉当兵。>
火车开通后,基本的物资运输已经不成问题。>
“全体都有,随我去领军需。”>
接收联军降兵后,大乾就提拔了一部分老兵前往降军中充当中低层将领。>
新来的伍长、什长带领心有茫然的降兵前往后勤处领取军需。>
走在前头的两个伍长低声讨论着。>
“不行啊,个个精气神全无,像个呆头鹅,也不知道指导员什么时候就位。”>
“嘿嘿,我们之前不是也一个样子,等他们领了军需就精神了。”>
“也是,哈哈。”>
来到后勤处,一众降兵只见这里人山人海,有大乾将领在那高声吼叫,让人按顺序排队。>
有领了被服的士卒红着眼,哭着鼻子出来。>
里面还隐隐夹杂着‘陛下万岁’,‘大乾万岁’的呐喊。>
众人面面相觑,这里面发生什么了,怎么进出的人全部变了样子。>
大乾人莫非会妖术不成?>
新来的降兵忐忑不安地随伍长进去。>
“姓名。”>
“石头。”>
“哪里人?”>
“青州东莱。”>
“入伍多久了?”>
“八个月。”>
“之前领了几个月粮饷?”>
“粮饷,那是什么?”>
“行了,去旁边领两床被子、两套秋衣,补发八两银子。”>
伍长看着手下呆愣在那不知做什么,连拉到旁边登记,然后领被服和粮饷。>
“伍,伍长?”小兵怀揣着银子,抱着被服,一脸不知所措。>
伍长这时却是不再笑,当初他也是这样走过来的。>
他拍了拍小兵的肩膀道:“在我大乾当兵,这是最基本的待遇,要谢就谢陛下吧,记住,好好操练,好好学习,升职当将领,今后只会更好。”>
小兵呆了,直到同伙一起来到身边发呆,大家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如果不是其他人都如此,怕是还无法接受现实。>
“陛下万岁。”>
“大乾万岁。”>
众人这时总算知道为何进出一趟,其他人都鼻涕一把,眼泪一把了。>
哭,他们也哭。>
可这哭得真高兴啊。>
“陛下,军心可用矣。”回程的火车经过小沛,听着传来的山呼海啸,一众大臣喜色颜开。>
楚歌微微一笑。>
以当代条件,想要收服底层士兵的心,对大乾来说再容易不过。>
他也不怕把钱花出去。>
士兵越富,百姓才能越富; 百姓越富,商贾才能越富; 商贾越富,大乾才能越富; 更何况大乾士卒待遇好了,才能没有后顾之忧,作战才能勇猛。>
这样才能形成良性循环。>
楚歌回到洛阳的时候,时间已是十一月,大乾元年即将进入尾声。>
第二天,朝会。>
众臣精神抖擞地就坐。>
相比之前,今次朝会才算大乾真正意义上的朝会,毕竟之前还有汉室朝堂在徐州开着。>
一国两朝,怎么都有点别扭。>
相比大汉之前的朝会,楚歌做了一点改变,他不要求大臣凌晨四五点就过来。>
而是把朝会时间改到了上午九点。>
朝会嘛,在楚歌看来不过是开个公司会议,他也不要求众人都站着,而是体贴地给大臣们安排好了座位。>
另外,他也不要求天天开会,每周开一次会议,总结上个星期的工作,讨论这个星期的工作就行。>
毕竟有三院六部处理平日的工作,朝会只用来商讨各部门重大的事情,以及下面重臣无法表决的事情。>
这一天的朝会还是没有什么大事,这是正常的,哪里天天有什么大事。>
见此,楚歌抛出了他的议题——科举。>
礼部尚书陶谦出列问出了众人的疑惑:“陛下,不知何为科举?”>
龙椅上的楚歌笑道:“科举乃开科取士之意,简而言之,就是朝堂出试题,让天下学子做答,择优取士。”>
众人恍然,如今凡是立于朝堂上的人都经过一开始的培训。>
而他们能上岗,都是经过考核的。>
科举顾名思义就是通过考核,选择其中优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从黄巾小兵开始 最新章节第七十八章 科举,网址:https://www.xbqg9.net/14/14526/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