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零六十二章甘珠尔(1/2)
作品:《都市藏真》发现了这尊佛像是幸饶弥沃如来佛祖之后,韩孔雀才会那么高兴,如果这真是古代象雄王国的遗迹,那这些佛像最少也有一两千年的历史了,如果追朔到“雍仲本教”的创立时代,没准这尊佛像有上万年历史。
发现了这么一处石窟,韩孔雀怎么能够不高兴?
“老板,这座石像价值很高?”就在韩孔雀高兴的时候,黄山不知道什么时候来到了他的身边。
“自然是很有价值,可以说这里的佛像,并不比敦、煌,龙门的石窟价值低。”韩孔雀道。
黄山道:“这样一来,这里就要好好保护起来了,刚才我上去看了一下,发现这里被破坏的可不轻。”
“破坏?”韩孔雀一愣。
黄山道:“不是人为破坏,而是自然破坏的。”
韩孔雀自然知道这里的自然环境不好,要知道阿里地区地貌有高山、沟谷、土林、冰蚀、冲击扇、冰碛和火山等类型, 历史上曾经把这种特征概括为冰雪围绕的“普兰”、岩石围绕的“古格”、湖泊围绕的“玛宇”,总称为“阿里三围”。
主要山脉有喜马拉雅山脉、冈底斯山脉、喀喇昆仑山脉,南部和西南部为深切的沟、谷及零星的冲击扇地带;东部及西北部 地势相对平缓,形成宽谷和一望无际的草原戈壁。
总的地势特征是从南到北高原面次第抬升,而各大山脉主脊线逐渐降低。最高点为普兰县境内的纳木那尼峰,海拔高程7694米,最低点在札达县什布奇附近的朗钦藏布河谷,海拔高程2800米,最大相对高差894米。
阿里属二类区,年平均速在每秒3.2米以上,大频率高达8级以上,年大日数在149天左右。年平均气温0,日平均温度变化幅度极大,真正是“晚穿棉袄。午穿纱”。
冬季终年低温严寒。年平均气温不足零度,极端最低气温能够达到-41度,夏季极端最高气温21度,昼夜温差相当大。年温差小年温差小在海拔5000米以上的地方。8月白天气温为10以上。而夜间气温则降至0以下。
阿里全年降水量相当少,且季节性强。每年10月至第二年4月,降水量仅占全年的10%~20%。而5月到9月间,雨量十分集中,一般占全年降水量的80%以上。
阿里地区由于海拔高,气候寒冷干燥,全年降雨量相当的少,日夜温差大。阿里的冬季漫而又严寒。
这样的气候,山石化的很厉害,虽然这里不是沙漠,可比敦、煌石窟的环境也好不了多少。
不过,就是在气候这么恶劣的地方,却出现了璀璨的明,这里的化艺术是古象雄明的重要组成部分,产生了许多以传说形式诠释大自然的神话。
这些神话传说原来虚无缥缈,就连典籍中记载的也不是那么清晰,不过,在这座残破的石窟群之中,却有了切切实实的体现。
这里的石窟,全都被烟熏的很脏,这是因为几千年来,经常有人在这里烧火做饭的原因。
在这种地方住宿,自然是怎么方便怎么来,所以用三块石头,围成品字形,中间放上一口锅,下面烧的是牛粪,这样一顿饭就凑合过去了。
这样经过了无数年,石窟不黑就怪了,现在韩孔雀用水慢慢的刷出来,一些精美的壁画,慢慢的显露出来。
象雄化被称为西、藏的根基化,古象雄化的痕迹贯穿于西、藏的方方面面。从生产到生活,从民俗到信仰,处处都有象雄化的影子。
比如祭山神、转山等宗教活动仪式,都源自象雄化,今天藏族人的习俗和生活方式,有许多也是象雄时代留传下来的,比如转神山、拜神湖、插马旗、插五彩经幡、刻石头经、放置玛尼堆、打卦、算命,都有本教遗俗的影子。
而这里的壁画,主要就是画的古代象雄人的生活情况,所以一些重要的祭祀活动,壁画上都有体现,像什么转神山、拜神湖、插马旗、插五彩经幡、刻石头经、放置玛尼堆、打卦、算命,这些全都有,而且每一幅壁画的篇幅都不算小,刻画的很全面。
也许是因为在很早以前,这里的壁画,就被烟熏遮掩了起来,所以虽然化之后有所损坏,却并没有损坏的太过严重,特别是一些象雄字,更是保留下来的很多。
看到那么多象雄,韩孔雀更加确定,藏应该是起源于象雄,当年松赞干布派他的大臣吞米桑布扎创造藏,最多只能叫象雄字的改良。
现在术界,很多人认为藏是从阿三国的梵改造来的,但只要看卡象雄,这样的底气就应该不足了,所以创造藏的并不是被人们一再颂扬的吐弥桑布扎,而可能在吐蕃(松赞干布时代)之前就有古代字,是用来记录原始宗教经典的,所以很多者倾向于认为藏是依据象雄创制的是正确的。
藏字母能一一地转写梵字母,认为藏改造自梵者认为,这种改造关系就是“能一一转写”的原因;而认为藏自起自象雄者则认为,这种能力是藏人为了能不有损地诵读佛咒而改添定制的。
不过,即便藏字母能一一地转写梵字母,藏、梵仍是两种截然不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都市藏真 最新章节第一千零六十二章甘珠尔,网址:https://www.xbqg9.net/14/14882/10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