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2章 共产党湘南起义井冈山朱*毛会师(2/4)

作品:《百年史话中华演义

发奎的毒手。

而范石生暗中送走朱德后,为敷衍蒋介石,则以“朱部叛离,追击不得”作为托词、向蒋介石报告后,自己则称“病”去往广州、一走了事。

范石生毕竟是一军之长,蒋介石虽是不乐却甚感无奈,只好将此事搁于一旁、暂时作罢、没再计较。

朱德率部撤离韶关后,一时却难定去向。因为,自己及所部的真实身份已经暴露;看来,汝城也已是难回,只得去往湘南后另觅一处落脚点。

行至乐昌的杨家寨子,恰与正在该寨子中的“宜章县‘农会’主席”杨子达相遇。

杨子达见朱德欲返回湘南,则建议:“何不攻取宜章?”并告以:“宜章城内仅有一个‘民团’五百余人的武装,宜于攻取。”

正走投无路的朱德即与陈毅、王尔琢等人商议,觉得宜章与乐昌毗邻此去不远,若趁敌不备、奔袭攻取似也可行;何况,“湘南起义”计划中、原定就有“攻取宜章”;那么,何不就以此为先导、举行“湘南起义?

于是,仨人决定依杨子达所言,立即“攻取宜章”。

只是,朱德知道,宜章位于“湘、粤”边境居七泽之末,有“湘南大门”、“楚粤孔道”之称,素为兵家必争之地;也因此,宜章是座“石头城”而易守难攻;若是强攻,必会有较大伤亡。

为此,朱德觉得不宜强攻,最好是能智取,以免过多的伤亡;但是,如何个智取法?朱德绞尽了脑汁、却一时未能得计。

杨子达看出了朱德的心事,遂又向朱德推荐了一位也正在杨家寨子的宜章人胡少海。

胡少海是宜章县岱下胡家村的一个富家子弟,人称“五少爷”;不过,他虽出身豪门,却也是名中*共*党员。早年,他曾在程潜的“第六军”中任过“营长”;后来,参加了“北伐战争”。蒋介石发动“四·一二政变”后,胡少海为免遭迫害被迫弃甲还乡。而今,他以贩马作掩护、藏身于杨家寨子,且仍常与当地“农军”一起劫富济贫,其革命之志不泯。所以,杨子达将他推荐给朱德,以为可用。

果然,朱德闻后、心中甚喜;因为,有了如此一位“五少爷”,朱德顿时计上心头了。

因为,宜章城不大,岱下胡家豪门在宜章甚有名气;人皆尽知胡家的“五少爷”曾在孙中山“总统府参军”兼“湘、粤边安抚使”李国柱手下当差,现在“北伐军”中干事。

于是,朱德打算让胡少海以“第六军第四十七师第一四○团团副”的身分,假称“荣归故里”去赚开宜章的城门;然后,趁敌不备、即可将宜章一举夺取。

果然,当胡少海率部连夜赶至宜章城下时,宜章的“县太爷”杨孝斌对于“五少爷”的“荣归故里”深信不疑;而闻报“五少爷”已荣升“团副”并带了大队兵马后,深谙官场之道的“县太爷”更是不敢怠慢了,赶紧吩咐守城的团丁“大开城门将胡少海一行迎迓入城”;然后,在县衙内的明伦堂摆下宴席,为“荣归故里”的“五少爷”一行“接风、洗尘”。

朱德见杨孝斌等人果然没有戒备,知道自己此计可成。

于是,不露声色地巧予周旋;然后,趁机在席间将杨孝斌及作陪的“保安团长”邝镜明等人逮住;同时,又将邝镜明手下的五百“团丁”也全都缴械了。

就这样,朱德所部没费一枪一弹就夺取了宜章;从而,拉开了“湘南起义”的序幕。

“湘南起义”在宜章成功后,中*共*宜章县委即在宜章建立了“苏维埃政府”;于是,“湘南起义”后的第一个“苏维埃政府”在宜章诞生。

而朱德则将所部改编为了“工农革命军第一师”,由朱德《任》“师长”,陈毅《任》“党代表”;从而,这支由“南昌起义”保存下来的队伍终于摒弃了旧军队的番号,举起了“红军”的旗帜。

此时,曾在长沙发动“马日事变”、时任“第六军第四十八师师长”许克祥也正驻于粤北乐昌;他见中*共*占据宜章并建立了“苏维埃政权”,深感受到严重威胁;即率部直扑宜章,企图趁起义军在湘南尚未站稳脚跟之际予以歼灭。

因为,许克祥在“马日事变”中杀害了无数中*共*党员与工农民众,大家已是恨之入骨;而今,见他又扑向宜章前来镇压,众人更是必欲将其痛击而为死难者报仇。

于是,朱德率部主动迎战,两军在“湘、粤”边界的岩泉遭遇;这一仗,真可谓是冤家狭路相逢。满怀复仇之心的朱德所部将士,斗志甚是高昂、个个勇猛如虎;一阵厮杀后,即把许克祥部击溃、狼狈逃回乐昌。

于是,朱德下《令》“乘胜追击”;直追至乐昌的坪石镇,又将许克祥的主力一千余人歼灭;许克祥只带了几名随从,化装后仓皇逃遁、才捡得一命。

朱德迎战许克祥时,正值李宗仁再次举兵“西征”,退守湖南的“湘军”何键等部自顾不暇;于是,中*共*湘南特委趁此有利时机,又在湘南各地发动起义。

朱德击溃许克祥后,即准备回师宜章、参与“湘南起义”。恰在此时,受毛*泽*东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百年史话中华演义 最新章节第162章 共产党湘南起义井冈山朱*毛会师,网址:https://www.xbqg9.net/15/15240/1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