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四章 这是演习 上、下(4/7)
作品:《重生之科技巅峰》 从战场态势图上,一条条蓝色的细线,射向红军机群。这时,蓝军战斗机为引导导弹,提供的雷达照射,也惊动了整个红军飞行编队。刹那之间,红军的机群出现了混乱,直到am-120到达攻击距离,打开主引导雷达,红军才完成编队调整,所有的战斗机都留下来,做好与敌机进行空中格斗的准备,掩护轰炸机先行撤离。
但是,他们等来的不是敌机,而是敌人远距离发射的空空导弹!
演习指挥部再次跳出评定画面,判定,由于空空导弹正截面小,红军机载雷达将在五公里距离,才能发现该型号导弹,作出应对动作。
也就是说,直到am-120逼进到,距离红军掩护机群五公里的地方,地面雷达网才为他们提供导弹攻击的讯号。
当am-120突然出现在机载雷达屏幕上时,这造成了红军战斗机群的又一次慌乱。许多战斗机还没来得及做动作,就被判定击落,而更多的飞机则慌忙抛撒干扰箔条、开动电子干扰系统、做小范围大机动,尽量避开对方的空空导弹。
然而,演习指挥部判定,蓝军的中程视距外攻击是成功的,认定本次攻击,即便红军采取了机动规避,但对方的成功率仍然高达百分之五十,约有五分之一的战斗机被关闭了武器系统,要求退出本空域。
这个时候,红军的空中指挥员,作了一个大胆的决定:全军而上,突破蓝军的超视距作战防线。采取近距离格斗的方式,发挥本方机炮优势,拖住蓝军攻击机群,掩护本方轰炸机脱离。
他的想法是好的,决定也是大胆的。而蓝军方面,大概是认为胜券在握,留下了三分之一的战机迎战,其余三分之二,在预警机引导下,绕过本空域,企图将红军空中力量,一战扫平。
红军的歼七,与蓝军模拟的-16,双方的速度相仿,一个是2.1马赫,一个是2马赫,一旦正面对决,很快就冲到近程格斗距离。
在此期间,蓝军又施放了一次中程空空导弹,在高机动中,演习指挥部判定本次攻击成功率只有百分之三十。至此,红军的战斗机已锐减近四分一!
在演习开始之前,按照红蓝两军的战斗机配置,演习指挥部为蓝军配置的战斗机为三十八架,红军则因为歼七的造价低、技术成熟,拥有战斗机共计七十六架。
在经历过地面防空导弹伏击、中程空空导弹尾追突袭、正面交战时敌机再次施放中程空空导弹,红军还保有战机五十三架。
而留下来迎战的蓝军战机,因为只有主力机群的三分之一,所以共有十二架。
一十二对五十三!
在机载电子设备远超红军飞机,机动性大略相仿的条件下,蓝军为此次轻敌付出了惨重代价!
红军以拚刺刀的精神,一进入格斗距离,便以三架,甚至四架战斗机围攻蓝军一架的作战方式,像狼群一般扑了上去。
战场态势图上,无数代表短程格斗导弹的蓝色、红色线条,充塞了这片空域。
空中战斗进行的极为快速,几分钟时间,蓝军出两架战机逃离战场,向本方突围,其余被判定全军覆没!
红军赢得并不轻松,他们自己,也损失了十九架战机!
等到蓝军攻击轰炸机的战斗机群匆匆赶来,空战已经结束。双方的战机所携带弹药基本都已用完,仅蓝军发起了一次超视距齐射,击落红军六架战机,这次迂回与伏击之战,才正式告一段落。
十比二十五!
一比二点五的击落交换比!一千四百万美元,对三千七百万人民币,就飞机造价来说,算不上谁是胜利者。
但是,蓝军却依靠这次空中作战,成功地将红军庞大集群,瘦身到与本方大致相等的地步,实现了本方的战略目标。逼迫红军的空中力量,改变夺取制空权的设想,而退缩到地面雷达网的范围内,变成了一只单纯的防守型空军,而任由蓝军飞机,在空中肆虐。
空战从红军中伏,到双方退出作战空域,整个持续过程,仅仅一刻钟,而这一刻钟,就彻底改变了红蓝两军的下一步作战计划。
也就是在蓝军指挥部,得到空战结果之后不到半小时,蓝军的地面炮火就发出了咆哮。
在预警机提供坐标的情况下,此前暴露的红军炮火阵地,要么被摧毁,要么匆匆转移阵地,但他们只要想停留下来,重新构筑阵地,就会遭到对方铺天盖地的炮火袭击,损失惨痛。
红军也展开了两次地对地导弹攻击,摧毁了蓝军的部分远程炮火,但这是杯水车薪!导弹和火炮水更贵,这是不问而知的。红军只能利用有限的导弹,模糊的坐标,将蓝军的最大威胁,稍稍减低。他们,在战场侦查被遮断的情况下,也只能做到这个地步了。
红军在这种情况下,被迫停止攻击,尽力保持战线。炮兵、坦克等技术兵种隐蔽待命,不敢再暴露在开阔地带。
双方的战线,显现了一种奇妙的平静,形成脆弱的平衡。
红军是想退而不敢退,有朝鲜战争的例子,如果他们后撤,必将遭到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重生之科技巅峰 最新章节第九十四章 这是演习 上、下,网址:https://www.xbqg9.net/16/16018/1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