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4章 声东击西大搬运(3/3)
作品:《百人会之关东局》战,虽然艰苦,虽然打得好,但投降一事,必定对自己的将来极其不利。
广播。广播。
方先觉打开广播。
广播里还在广播他方军长的卓越功绩。接着,是新闻,报道衡阳战况:“据可靠消息,我突围的第十军战士,如今正在各自为战,在衡阳地区开展游击战。他们把铁路毁坏,炸毁日军军车。他们还采取游击战法,积极消灭日军。如今,日军已经有将近一万人被打死。”
方先觉之道,这些用自己部下作战的人,显然是游击队。
方先觉想的最多的就是:是谁出主意救了我?这个人怎么似乎把我看透了?
|
衡阳城沦陷了,日军短暂修整之后,乘车南下,直奔广西。他们前面最大的目标,就是广西省会,桂林。
1,向方先觉将军致敬。
2,方先觉12月11日到达重庆。重庆出现热烈欢迎方先觉的热潮,张贴标语:“欢迎抗战的灵魂归来”。《大公报》1944年12月13日发表社评《向方先觉军长欢呼》:“苦战衡阳四十七天的英雄方先觉军长回来了!……我们情不自禁地要向方军长欢呼:‘我们的英雄回来了!我们的抗战精神回来了!’”“拿衡阳做榜样,每一个大城市都打四十七天,一个个地硬打,一处处地死拼,请问:日寇的命运还有几个四十七天?”《救国日报》1944年12月20日发表社论《方先觉不愧张睢阳》:“抗战八年,战死疆场的英雄烈士,至少数十万人;而保卫国土,至死不屈者,亦不在少数;而其对国家贡献最大,于全局胜败有决定作用者,当推衡阳之守。”“方军长因弹尽援绝,防无可防,始被敌人俘虏。这在方军长及其部下,真百分之百尽了职分,不论对于国家,对于长官,对于国民,均无愧色。”文章将方氏与唐代安禄山之乱时死守睢阳的守将张巡相媲美。对于方先觉第十军领导的衡阳保卫战,毛泽东在1944年8月12日《解放日报》发表的社论中指出:“坚守衡阳的守军是英勇的,衡阳人民付出了重大牺牲”。
3,1946年,第十军官兵搜集烈士遗骨,整齐地排满了张家山的一面山坡。
本章已完成! 百人会之关东局 最新章节第734章 声东击西大搬运,网址:https://www.xbqg9.net/16/16516/7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