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五百一十章 轰鸣(2/3)

作品:《超级U盘

岛国田宫公司(amiya ncororated)将无线电摇控赛车缩小简化,将变向功能交给两侧带有挡板的“ㄩ”形封闭赛道,推出了名为迷你四驱车的新型玩具,很快就在岛国风靡开来。后来国内的奥迪双钻公司看到机会,主动引进《四驱小子》、《四驱兄弟》两部岛国动画,成功复制了前者“动画加玩具”的经营模式。

可惜好景不长,高仿山寨起家的奥迪双钻后来逐渐没落,连带四驱车也因为种种原因而过气。现在提起轨道赛车,却是卡雷拉路轨赛车(英文名:arrera lot ar)人气更高。

后者发明于1963年的德国,车身结构比四驱车还要简单,既没有电池仓,也没有显眼的龙头凤尾以及中翼,外观看起来更像是缩小几十倍倍的汽车模型。

不过这位老前辈既然能够打败后起之秀,自然是有着独特的过人之处。

因为电源和控制系统外置,卡雷拉赛车内部可以安装更大功率的电机,能够获得更加强大的爆发力;外部没有累赘变向装置,使其可以高度还原真实汽车外观,从而获得名车文化加持,即便不上赛道也是不错的收藏品。

除了这些,卡雷拉最大的亮点却还是它的轨道控制方式。

动画片里的迷你四驱车能响应主角呼喊,及时使用各种技能突破难关,现实中的四驱车却是只知道往前跑的单调模型,比赛一旦开始玩家就失去掌控力,只能默默等待结果出炉。

相较之下,卡雷拉的平行双轨不但能为赛车供电,还为玩家提供了可以控制车流的直连手柄。volution和o系列可以控制赛车加速、减速,系列升级到数字轨道,可以实现遥控变道、成绩输出等功能,参与感和可玩性得到进一步提高。

路上查看老大发来的技术资料,方俊淇发现蜂游赛车的技术方案又和两者有所不同。

他们的赛车有着无线电遥控以及数字图传系统,看起来有些类似赛车,却不用赛车及其简化版迷你四驱车的分隔赛道,而是如同卡雷拉一般搭建模拟真实道路的立体路网作为比赛场地。供电方式也和前辈不同,采用了轨道供电和车身电池相结合的设计。

变化最大的,则是它的控制系统,不是卡雷拉的线控手柄,也不是的无线遥控器,而是带有方向盘、油门刹车踏板、挡位拨杆以及头显的驾驶台。

毫无疑问,这样设计优缺点都非常明显,复杂仿真的赛道搭配系统,能够带给玩家以及观众强烈的临场感,却也推高了整套系统的成本,进而对扩大用户群造成不利影响,很可能就此沦为小圈子自娱自乐的产品。

不过当方俊淇把这个问题丢给自家老大,得到的却是对方的一声轻嗤,“蜜蜂虽然也有玩具业务,却不靠玩具吃饭。价钱太贵卖不了多少,索性不往外卖,直接面向玩家出租不就行了?”

“以租代卖倒也是个办法,”方俊淇还是觉得不太靠谱,手指脚下的蜜蜂体育中心,“问题是这边虽然地方大、风景好,就是位置有些偏,比赛放到这边就怕平时没太多人来。”

这边终究是远离中心城区的北郊地区,虽说有海底隧道连通鹭岛主岛,但过远的距离还是推高了玩家以及观众前来参与比赛的门槛。

“这算什么?要得就是没人来,”懒鱼老大听见了却是笑着甩了甩手,指着赛道旁边的一排活动板房说道:“那边都是车辆整备间,玩家远程遥控机器人组装汽车放上赛道,然后用头显在家里遥控参赛,根本不需要过来现场。观众也是一样,有头显的看,没头显的看2,只管加油助威洒礼物就是了,平常同样不需要过来现场。”

“机器人组装?”方俊淇顿时惊呆了,“咱们的机器人已经这么先进了么?”

工业机器人早就被应用在汽车生产上,如今更是成为先进生产线的标配。不过这种工业机器人多少专机专用,每道工序都有专门机器人,别说更换具体工艺,但是调整加工程序就要付出很大代价。虽说模型汽车无法和真车比拼复杂度,但想要借助机器人做到按指令生产也是不容易的事情。

“当然还没有,”懒鱼提起一只工程塑料手提箱和一只塑料袋塞到方俊淇手里,“进去看看,你就知道了!”

带着好奇走进房间,方俊淇果然秒懂了对方意思。

房间里只有两排长桌以及配套靠背椅,唯一带点儿科技含量的就是桌面上固定的四连杆台灯。显然,所谓机器人还只是天边的浮云,目前只能用人代替机器。不巧的是,他方同学就是那个代替机器的人。

“还好,哥只需要干半个月时间,完事就直接闪人回学校,”收回视线,方俊淇打开了那只工具箱。

不出意外,里面装着一盒企业版蜜蜂眼镜以及几套装配工具套装,准备的倒也算是充分。

看到盒子似乎换了款式,他好奇打开瞧了一眼,然后便郁闷地叹了口气。

消费版蜜蜂眼镜已经半只脚踩住全息时代的门槛,只要突破视野、续航以及成本问题,就能正式踏入,然而企业版眼镜却还用着老土的电控光栅,他这个虽然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超级U盘 最新章节第一千五百一十章 轰鸣,网址:https://www.xbqg9.net/17/17919/15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