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0章 工匠和胶水(2/3)
作品:《超级U盘》是开创了胶水派先河。
cu的实际面积其实比芯片外壳小不少,因此把两颗甚至更多处理器晶片封装在一颗芯片外壳是可行的,不过这种做法因为芯片间通信问题,在实际性能方面是不如真正原生设计的双核或者多核产品的,而且实现芯片间高速通信的成本也要高一些。
至于为什么蜜蜂会那么热爱胶水,自然是有经济利益方面的考量。
如intel、高通这样的专业芯片企业通常会向市场推出覆盖高中低端的完整产品线,既可以借此最大可能摄取利润,还能够避免竞争对手借机做大。
20年前的386时代,它的竞争对手大多选择低端路线与之差异性竞争,而对intel伤害最大的,却是同样获得了x86架构授权的amd和cy日x,他们的386、486兼容芯片价格便宜性能不差,卖得甚至比原版还要好。x86授权是不能收回的,一来有违约责任,二来也会引来反垄断调查,intel只能另想招数,他们先是试图注册586商标却被驳回了,这才有了奔腾品牌。
等到98年推出低端品牌赛扬,与前者形成高低搭配,才把一众低端玩家逼得玩不下去了,cy日x在99年去被湾湾威盛买去变成了国产cu。而amd虽然还留在美国土地上,却是intel养寇自重手下留情的结果,虽然其在64位时代、双核时代有过两次雄起迹象,但很快就被认真起来的intel打回原形,“农企崛起”也正式成了永恒幻想。
然而对于蜜蜂来说,高中低全线制霸还太遥远,那是行业霸主该考虑的事情,他们所需要担心的并不是挑战者,而是怎么站稳脚跟。因为英国arm公司提供全套的cu、gu、ds技术和解决方案的缘故,只要交钱买了i授权,然后联系晶圆厂和封装测试厂代为生产,很快就能制造出自己的soc芯片来,不过手机基带芯片比较蛋疼,只掌握在有数几个公司手里,这样的芯片如果用在手机上,还需要外挂一颗第三方基带芯片,这也是为什么高通的“买基带送芯片”杀伤力那么大的原因,多一颗芯片,产品更加复杂会带来额外成本。倒是以前的m4和现在的平板并不需要通信基带,所以市场上就有好几家国产芯片,不过随着m4衰退,平板没有达到预期,这些“国产芯片”或者说国产方案的日子慢慢不好过了。
arm的收入主要来自两部分:i授权费和版税,前期授权费根据架构不同分开计算,100万到1000万美元不等,而版税是根据芯片价格抽成,通常在2%以下。去年arm架构处理器全球出货量超过100亿,历史累计超过500亿颗,但是这家英国公司的年营收却只在10亿美元级别,第四季度甚至还亏损了。
所以对获取了授权的cu厂商来说,既然arm是个大好人,他们的处理器自然是卖的越多越赚钱,反之要是产品卖不动,最开始的i授权费可就打水漂了,而蜜蜂的“胶水”战术就是为了推高销量而被迫采取的办法。
不同蜂心处理器其实是一定数量的蜂心311单核soc加上基带、bds(北斗导航)、附加ds等功能芯片组合而成的“胶水”产品,根据不同产品的目标定位不同而调整各模块的使用数量,最终封装成不同的芯片。这样一来可以有两个好处,一是他们的bds芯片是全国最先进的,ds也有不少独到之处,“胶水芯片”用的和外售的是同一款芯片可以减少生产成本。另一个就是他们的自改架构cu和自主架构gu只能自用,通过合并同类项的办法推高订单量让蜜蜂在同代工厂谈判时更有底气,不然人家看你单子太小,嫌切换生产线太麻烦给拒接了那就悲剧了。
蜜蜂去年卖掉了1000万部手机、200万部平板、6万台无人机和超过10万台蜂心服务器,再加上数目不详的循环租机改装计划和饼干卡精简开发机,总共用掉了超过6000万片310单核芯片,这里面自然有胶水的功劳。
而且因为单一芯片出货量巨大,极大地摊薄了设计和生产成本,蜂心业务在去年顺利实现了扭亏为盈,虽然不指望它赚大钱,但是亏损着马竞面子上总是不好看的。
这样做当然会损失一部分性能,但是通过软件优化和硬件改进还是可以将影响尽量降低,这也是为什么蜜蜂一直坚持蜜蜂系统与蜂心芯片绝对绑定,即使循环租机的旧手机为了刷蜜蜂系统也得换上蜂心的原因。
这个决定固然在开始阶段拖累了蜜蜂系统的普及,但是随着蜜蜂系统越来越成熟和受欢迎,以及蜜蜂的“胶水”技术越发成熟,他们终于等到了收获的季节。近一年来蜜蜂手机和平板的销量开始节节升高,去年手机销量堪堪破千万,而今年前5个月的销量已经超过800万,都是进入收获期的证明。
另外,让马竞尤其得意的是,蜜蜂无人机和t游戏机也带给了他不少惊喜。
虽然这两者的销量数字其实都不算大,但是架不住意义重大呐!
t虽然恢复了游戏机身份,但是c色彩也没有刻意剥离,很多人其实是把它当成低成本家用c买回家的,尤其是随着一个个蜜蜂系c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超级U盘 最新章节第480章 工匠和胶水,网址:https://www.xbqg9.net/17/17919/4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