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8章 白沟河伏击战【1】(2/3)

作品:《穿越甲午后

江算账。

卢俊义上山寻仇,却早在梁山众人算计当中。先让卢俊义和李逵、鲁智深、武松、刘唐、穆弘等人车轮战。卢俊义寡不敌众,乘船逃走,不想这还是吴用的计策,在水中被浪里白条张顺活捉上梁山。

卢俊义不愿意在梁山落草为寇,宋江于是软禁了卢俊义两个月,让别人认为他已经落草为寇。宋江又放卢俊义管家李固先回大名府,对他说卢俊义已在山泊上坐了第二把交椅,并秘密向其解释卢俊义家中反诗的寓意,让李固去大名府告发卢俊义落草为寇的事情。

卢俊义坚决不肯落草,宋江虚情假意放卢俊义下山。然而当卢俊义回到家中,管家李固已经和卢俊义妻子私通。并霸占了卢俊义家财。见到卢俊义回来,更是告官,卢俊义被打下死牢。

宋哲最后亲自发兵攻打大名府,救出卢俊义。

此时卢俊义还能够怎么办?都已经家破人亡了,还能够去哪里?最后只得落草为寇,上了梁山当头领。

这卢俊义的情况和王士珍何其相似。不同的是卢俊义坚决不愿意落草为寇,于是回去大名府遭了一趟牢狱罪后才愿意上梁山。王士珍不用落草为寇,宋哲好歹也是一国之主,还打着清君侧的旗号,勉勉强强够得上大义,王士珍抵触之心没有那么强,最重要王士珍知道自己到北京是必死无疑,故而老老实实的选择了投诚。

虽说是被逼着投效了宋哲,但王士珍却没有偷懒。

王士珍是聪明人。聪明人做事很果断,不会拖拖拉拉。他很快就给宋哲提了个计策。

“现在慈禧肯定对大总统又恨又怕,所以她才让董福祥出战,但董福祥在城外磨磨蹭蹭半天,慈禧却没有发旨意催促。”

“你怎么知道没有发旨意?”宋哲插口问道。

王士珍笑了,笑容里充满自信:“如果慈禧发旨意催促董福祥,大总统认为区区晨雾真的可以挡得住甘肃军?不过是董福祥不愿和大总统死磕,再加上没有人在背后催促。这才得以在城墙边上装模作样。”

宋哲对王士珍竖起一个大拇指,说道:“不错!”

王士珍接着说道:“我认为可以利用慈禧这个心理。先派人和董福祥接战,然后诈败,将董福祥的甘肃军引入埋伏圈中。这董福祥的甘肃军是京师中唯一的一支可以用的强军,余者数量再多,不过是乌合之众。只要甘肃军大败,余下的清军必然溃散。”

“在哪里设伏?”宋哲饶有兴趣的看着王士珍。心中感叹,此人不愧是北洋三杰之首!

王士珍摊开地图,手指猛然din在一处上,意气风发的说道:“就是这里!”

宋哲凝神静看,只见王士珍手指处写有三字——白沟河!

白沟河发源于太行山。途经山西东部、河北张家口、保定等地区,最后流入白洋淀。此地地形险秀,自古以来便是兵家必争之地。

历史上,荆轲刺秦王,荆轲向亲王所献的就是白沟河一带的地图,以表示燕国恭顺。

北宋初年和末年两次举国之力欲收复燕云十六州,皆在这白沟河一带被辽兵大败。

明朝初年,和宋哲喊着同样“清君侧”口号的燕王朱棣在北京起兵。建文帝军派大将军李景隆率军六十万人,号称百万人,进抵白沟河。朱棣挥兵迎战,后以精骑突出绕其后乘风纵火,挥师猛攻,大败建文帝军队。

由此可见此地之于北京重要性,更显出此地战略地位。

宋哲站起来说道:“好!”

旋即,宋哲对传令兵吩咐道:“立刻叫营长以上来开会,今天之内将计划制定好!”

上午九时,雾气散去,董福祥没有办法在城墙边上继续游荡了。只好让大军动起来,速度很慢。

宋哲派人骚扰,董福祥不知道兵力多少,心里面发怵。

这可是将袁世凯打败了,逼得聂士成投降的强军,一din也不弱于那些洋人精兵。

董福祥派出数倍兵力去驱赶骚扰士兵,负责骚扰的中华军也不接战,就接着毛瑟步枪射程远远远的开枪。支援大军来到了,骚扰士兵立刻撤退。

虽然是大白天,但董福祥怕有埋伏,也不敢轻易追击,就这样带着大军在寒风中走走停停,结果到了中午,那太阳仿佛火炉一般,将甘肃军折腾的不轻。

董福祥感觉这样下去不是办法,找了个村庄扎营休息。

此刻中华军的士兵们也在抓紧时间吃饭、补充体力。除了热腾腾的米饭外,王士珍还不知道走了什么路子,居然买来了大量的新鲜猪肉、蔬菜,又让人熬了骨汤,全军士气都提了几个级别。

下午二时,计划也制定好了。

二时三十分,周鼎臣所部武毅军作为诱饵,用中华军作为诱饵宋哲可舍不得。

为了糊弄董福祥,宋哲还让中华军和武毅军换了军装。

为了让周鼎臣尽心尽力,宋哲亲自叫过来周鼎臣。“尔大才我懂,陛下也懂,只是军人还是需要功劳。如果成功将董福祥引到埋伏圈,全歼了甘肃军后,京师再无可战之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穿越甲午后 最新章节第258章 白沟河伏击战【1】,网址:https://www.xbqg9.net/17/17938/2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