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四章是敌还是友(1/2)
作品:《祁山县令》摆弄了赵追逐后,怡派柳青衣继续在商贾煽风点火,他的火焰是要烧伤一个人,此人便是祁山第二大土豪李建新。自己着手调查骆公案情,他首先要从张家开始,张普生家,他既熟悉有陌生,先调查张家背景,他初来乍到张普生家给他送过名片,也就是所谓的护身符。他找来当地户籍登记,张家有三兄弟,老大张禄生为现任荆州知府官至从三品,老二就是张普生,住在祁山县,生早年在外经商。老三张芳,为督察御史。张普生凭着两位官府中的兄弟,在祁山县作威作福,欺压百姓,百姓敢怒不敢言。怡带书史来到张家,张普生笑盈盈地把他迎了进来,全家对怡的到来显得很热情,怡先从张俊成与兰香婚姻开始问起,他想先在一种比较缓和的气氛下了解情况,如果刚来就搞得很僵这会给案子侦破带来不必要的麻烦。张俊成与兰香结婚在家村家喻户晓。张普生命人端来茶来,张普生先开口话了,他笑了对怡道:“朱大人今日访向弊府可有公事?”
怡笑着道:“哪有什么公事,晚辈初上祁山县令对祁山情况知道甚少,今年祁山部分旱情较重,民众年底或者来年若闹饥荒,学生还没有想出一个万全之策,只想搬照隋朝济粜法,现如今响应的还不多,学生还望老先生和祁山贤达之士解囊相助帮助百姓度过饥荒。”
张普生捋了捋胡须,道:“大人推行济粜法救济灾民,这是好事呀,老夫孤陋寡闻还不知道呀,这事老夫赞同,届时大人只要把全县富裕人士聚集起来,开个会老夫第一个出来支持你。”
怡笑着道:“难得张先生如此开明贤达。令郎张俊成与当年作为伴读与我有过交往,不知他现在可好。”
张普生叹了一口气,道:“哎呀,来惭愧呀,你当年伴读,后来考了举人又中了进士,状元。我家俊成…,哎别提他吧,喝茶,这是上等的六安茶。”
怡品味了一口,连忙道:“好茶,好茶。”又急切地问道:“他到底出什么事了,当年我与他赋诗作画,谈论章形同手足。”
张普生道:“只怪我命苦,自从你走后他得了一个怪病,疯疯癫癫地,眼睛也看不见了,腿脚也不好使用。我现在六十又二,就是这一个儿子,女儿倒有好几个,如今指望不了他,将来只好招赘一个女婿得了,偌大一个家产交给女婿打理,若女婿贤达我就有碗饭吃。若他们不孝,我这把老骨头不知葬身何处?”完打量怡一会,继续道:“大人只怕已有家室了吧?”
怡点点头。
张普生笑着道:“大人娶了几房?
怡道:“就娶一房。”
张普生道:“朱大人若再娶一房也是可以得通的,哪个男人没有三妻四妾的。”他突然想起什么是似的,对着一个丫鬟道:“把二姐叫来。”
不多久一个身穿淡红裙子的女子娉娉婷婷地走了出来,她走到张普生面前跪了下来,道:“爹爹呼孩儿有何事?”
张普生道:“竹沁,这位就是朱大人,今年的状元郎,当年在祁山伴读,后来与你们搞了个什么芙蓉诗社,在我家后院举行一个什么曲水流觞,你最喜爱他的诗作了。”
竹沁知道怡一定回来的,而且一定是为了兰香之事,家父因此事得罪他了,前段时间迁怒于我,见了他还是保持矜持一些吧。
竹沁连忙遮着一半脸在怡面前行了一礼,怡本想扶她起来,但又碍于张普生面前,只好作罢。
张普生吩咐竹沁坐在侧位,然后对怡道:“大人在我家不要拘于礼节。”
怡道:“读圣贤之书,当然要学圣贤之礼。”
竹沁微笑着道:“怡哥在同僚之间可要行圣贤之礼,在我家再讲究这些俗礼就显得生分了。”
怡本不想理睬竹沁,但见她笑颜如花,且上次得知兰香去世后,对她过于粗暴,张普生、张俊成可恨,她却数次对怡相救,于是板着脸忍不住道:“竹沁姐,此话怎讲?”
竹沁道:“同僚都是读书人,且彼此相互算计,行礼可以将相互的矛盾暂时掩盖,在我家,朋友之间如何在行这些虚礼到显得生分了。”
怡心想“朋友,与你们也能晨会朋友?我恨不得杀你的心都有”但他想从张俊成口中得知一些情况,于是问道:“你哥哥怎样?我去看他一会。”
竹沁道:“自从你离开祁山,哥哥患了一场大病,大病过后眼睛瞎了,整日胡言乱语的。”
怡继续道:“在下略通医理,可否让我见一见这个老同窗,不定医好了也未尝不可。”
张普生摇摇头苦笑着道:“只怕他这一生难喽,懂医的先生请了十来个,没有一个方子吃了有效的。”
张普生回头对竹沁道:“陪大人进内室看看你哥哥去吧。”
竹沁起身领着怡引进内室。怡见床边坐着一个人,直直地盯着怡,竹沁对张俊成道:“哥哥,你老朋友来看你了。”
一个家丁将张俊成从床沿扶了下来,怡见眼前的张俊成确实已非当日,走路一拐一拐,眼睛泛着白瓷。张俊成伸着一只手乱摸,口内喃喃的道:“兰香、兰香,我的兰香。”
怡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祁山县令 最新章节第一百一十四章是敌还是友,网址:https://www.xbqg9.net/18/18263/1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