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六章 高歌曲 行船之夜(1/2)
作品:《永天纪》清渠河畔,一曲离殇别愁,荡起千万人心中的涟漪。我会告诉你,更新最快的是眼快么?舞者曼妙绝伦,举手凝眸间,似在述大陆的辉煌传奇。
在金梁太守登台贺词后,玉台上也将迎来今晚的最后一个节目。
鸣啰之下,一位红裳女子翩然从巨船走下。这女子体态轻盈,便是走路的身影也似是翩翩起舞。
此女是谁?当她走上玉台之时,台下瞬间鸦雀无声,一片寂静。
红裳女子只看一看,便让人呼吸不过来,其丰姿端丽,羽衣飘飘,姿神端严,宛如仙子一般。
世间怎会有如此出尘绝艳之女子!
红裳女子上台,与台下众人颦笑施礼,接着鼓瑟萧琴齐奏,红裳女子轻歌而起。
……
君欲守土复开疆,血犹热,志四方。我为君擦拭缨枪,为君披戎装。君道莫笑醉沙场,看九州,烽烟扬。我唱战歌送君往,高唱!
听!昨夜有戎狄,叩我雁门关,攀我十丈城墙。看!九州有烽火,江山千万里,烽火次第。我!高歌送君行,掌中弓虽冷,鲜血犹是滚烫。且!为君倾此杯,愿君此行归来踏凯旋。
我梦君征战,一月,君行一月梦君征战。我梦君归来,一年,君行一年梦君归来。我梦君不还,五年,君行五年梦君不还。我梦已不在,十年,十年梦不在。
闻塞外雪花开,吹一夜,行路难。我织一片明月光,愿为君司南。闻君跃马提缨枪,逐戎狄,酒一觞。
我将祝捷酒浅埋,待君。
共醉万场!
当年君欲行边疆,血犹热,志四方。我为君擦拭缨枪,为君披戎装。当年君道醉沙场,看九州,烽烟扬。我唱战歌送君往,高唱!
如今我歌声已哑,难高歌,迎君还。我站在城楼细数,将士三十万。忽见君跨马提枪,旧衣冠,鬓却白。
我将祝捷酒斟满,且问。
君可安康?
……
一曲作罢,红裳女子施礼谢幕。过了许久,台下爆起雷鸣般的掌声,不为今夜花会,不为太守寿辰,只为红裳女子,只为一曲歌谣。
即便是玉台半里开外的张玄非,也不禁为此女动容,一曲高歌,唱的雄浑有力,婉转逶迤,让人不禁心潮澎湃,余音绕耳不绝。
如此佳人,却唱得凄婉,唱得高亢,唱得柔情,唱得大义!不可谓不高,不能不美!
即便是不喜看歌舞的艾,此时也深深地被红裳女子及其歌声吸引住了。
然而,张玄非并未注意到,此间他身旁的纳兰天成,一贯以笑容面目的他,却在注视着红裳女子之时深皱着眉。
掌声喝彩经久不息,红裳女子再施一礼,掌声愈发的热烈了,这万人的齐喝彩,好不壮观,响遍整个金梁。
如此喝彩,只为一女子。
然而这女子,便是九州第一花魁,柳梦璃。
自她一出现在玉台上,人们便沸腾了,当然台下观众见过她本人的并不多,但仅第一眼的印象,台下众人就认定了当今第一花魁非此女不可。
试问这般绝色还不是九州第一花魁,那就真想象不出谁人堪经此号了。
事实也果真如此,大家也就忘了是谁传出的谣言,柳梦璃身体抱恙并未跟团。
结局总是好的,但很快尴尬的一幕就出现了。过了这般久,掌声仍是不息,似乎台下观众并没有放过柳梦璃的意思,毕竟这般佳人,能多看一眼都是好的。
显然,第一花魁对这样的场景也是司空见惯了。只见她微笑地看着众人,丝毫没有厌烦之色。
这种时候,柳梦璃是不好主动退场的,就该凤凰会的管事儿打场了。一个身样富态的人赶忙登上玉台,与柳梦璃点了点头,随后对台下众人抱拳。
接下来,无非是感谢众人的观赏,随后称赞金梁之好,代表凤凰会恭贺太守寿辰。如此涛涛话来,又加上时近夜幕,自然让众人困倦,金梁百姓也算是明理儿,最终也就散了场。
众人退去,清渠之畔顿时剩下不过二十余人,都是打理玉台的下人。再看,清渠上停泊着的巨船上,凤凰会的人亦是匆忙地收拾行装。
这时,在纳兰天成的带领下,三人从玉台旁侧来到河岸。
忽然,甲板上站着的中年男子,亦是最后来玉台打场的富态男人,看到河畔上的三人,神色一喜,道:“纳兰兄弟!快快上船。”
这管事儿立马下船相迎,张玄非心道果然认识。
“何叔,这次恐怕得麻烦你们了。”纳兰天成道。
何叔也是个爽快人,拍了拍胸脯,道:“放心吧,我吩咐下去让船工加紧行程,绝对不出五日,把你们送到。”
接着,何叔便教人安排了三间客房让他们休息,随之巨船在缓缓驶出了金梁城。
不愧是九州第一舞团的行船,光是一间房都比寻常客栈宽敞,里面的布置得也极其舒适。
但此时,张玄非却感觉不到有丝毫的舒适。
躺在床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永天纪 最新章节第四十六章 高歌曲 行船之夜,网址:https://www.xbqg9.net/2/2151/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