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五章 竹笋肉丝(2/3)
作品:《妙味》生生的口感,这样的做法在口感上来说还不错,但是有一点,那就是油太大。竹笋吃油,虽然已经沥过油了,但竹笋内部仍旧吸收了油脂,再加上翻炒的过程中融入进肉丝的油味,虽然味道浓醇,但是多吃几口,油腻感还是在胃里油然而生。
周诚的这道竹笋肉丝在口味上还是不错的,区别了苏妙的清新自然,他走的是重口味的路线,菜肴偏酸甜咸鲜,用了糖醋汁。在竹笋肉丝用大火翻炒过后。倒入精心调制的秘制酸甜糖醋汁,随着“吱”地一声,热锅里的菜冒出缕缕青烟,一股浓郁醇甜的味道扑面而来,迅速弥漫在空气里,再加锅盖焖上片刻,使糖醋汁完整地浸透在笋丝和肉丝里。出锅之时色泽晶亮。鲜艳明丽,热气腾腾,酸甜冲鼻。足以令人垂涎欲滴。
他的这道菜做的很不错,色香味俱全,虽然因为食材皆过了油感觉有些油腻,但尚在食客的可接受范围之内。过油时的火候掌握得恰到好处,无论是笋丝还是肉丝都如被薄薄地上了一层脆脆的外衣。配合酸甜可口的酱汁,香脆爽利,红亮油润。
如果把这道菜单独拿出来,这绝对是一道诱人下饭的菜肴。只可惜众评审已经吃过了苏妙的竹笋肉丝,胃口似被一股清新清澈的清香充斥,并温柔地铺平。那一股温暖的澄净让人从里到外都觉得很舒坦,懒洋洋仿佛四肢摊平沐浴在明媚的阳光下一般的舒坦。这个时候突然有酸甜刺激的重口味涌进来,前一道菜的余韵还没消退,无论是味觉还是胃口都在本能地排斥着这道虽然味美诱人但却口味激烈的菜肴。
因为评审们的味觉问题,周诚的竹笋肉丝并不太受欢迎,评审们只吃了几筷子便不咸不淡地搁下了,虽然没什么不喜欢的,却也没什么喜欢的。
周诚的一张脸比上一局时绿得更厉害。
回味不由得看了苏妙一眼,他发现有些时候并不是她的菜做得有多么出神入化精彩绝伦,而是她十分善于抓住食客的味觉、嗅觉和胃口,悄无声息地进行侵蚀,继而肆意操控。换句话说,她拥有能够抓住食客五感的破绽并趁机一攻而入的能力。
苏妙见他看着她,狐疑地望过来,眨巴了两下眼睛,接着小白牙一露,绽开一抹娇艳的笑容,看上去颇有种娇憨的味道。
礼仪官请众位评审为第二局赛评分。
几乎同一时间,大部分评审都举了三分牌,只有少数几个要求严苛的评审给出了二分,二十四个评审共同评分,苏妙的竹笋肉丝总分共计六十八分。
轮到周诚的糖醋竹笋肉丝,举二分牌的人最多,第二局赛周诚再次以十五分之差败给苏妙!
连续两个十五分,周诚的一张脸已经黑得滴出墨来,他用一双阴毒的眸子望向看起来很是得意洋洋的苏妙。
其实苏妙只是在笑眯眯罢了。
日头已经停在了天空的正中央,吉庆锣第三次敲响,第三轮赛即将开始。
伙计又一次捧了木头箱子上来,礼仪官将手伸进木头箱子里,在所有人期待的目光里讪讪地笑着,抽出来一张纸签,在纸签上看了一回,似松了一口气,紧接着笑容满面地高声宣布道:
“鼎湖上素!”
终于不再是普通的家常菜了,无论是评审还是台下观众都长长地松了一口气,虽然因为上台的是苏妙家常菜也变得好吃起来,但这毕竟是美食大赛,大家还是想看到一点新鲜东西,而不是在自家厨房里就能吃到的普通菜肴。
所有人都乐了,因为众所周知,鼎湖上素是岳梁国美食界中的素菜之王。鼎湖上素最早是由梁都国寺里的住持发明的,后来被梁都的回香楼引用,经过改良之后发扬光大,直到现在依旧是回香楼的招牌菜。
自从回香楼推出鼎湖上素大受欢迎之后,梁都的各大酒楼竞相模仿,纵使模仿品终究不能和真正的鼎湖上素相提并论,但这股风潮着实持续了一段,并衍生出许多新的鼎湖上素。
到目前为止,梁都的许多酒楼都拥有经过模仿新发明出的鼎湖上素作为自己的招牌菜,这股风潮甚至刮出了梁都,席卷了整个东南省。久而久之,连普通百姓都会把各种素菜拼成一盘取名鼎湖上素,虽然那并不是真的鼎湖上素,只是跟风赶个时髦,但这股风潮的确让“鼎湖上素”这四个字在岳梁国名声大震,岳梁国上到皇帝的御膳房下到百姓的过年桌全都有鼎湖上素这道菜,只不过材料和做法不同罢了。
连续来了两场素菜,第三场终于轮到了素菜中的王者出场。
周诚输了两场,第三场就算他逆转也没有取胜的可能,再加上他前两场的锋芒被苏妙给压下去,大家对他的印象并不深,完全把他当成了路人甲的存在,所有人都用期待的眼神看着苏妙,尤其是观众席上的百姓,他们都想看看每次过年都会吃的鼎湖上素真实的样子到底是什么样的。
苏妙在万众期待中冷汗直冒,这回轮到她的小脸瓦绿了,所有人都在笑,她的笑容却僵住了,她哑然了半天,忽然一拉回味的衣袖,哭丧着一张脸小声说:
“小味味,我不会做鼎湖上素。”
回味一愣,蹙眉,看着她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妙味 最新章节第二百二五章 竹笋肉丝,网址:https://www.xbqg9.net/2/2899/2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