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三章 退位(2/3)

作品:《重生一九零二

会议无果而终。

隆裕太后转头望着最亲近的德张,轻声问道:“张罕达,你看恭亲王的建议如何?”

德张摇头道:“太后,这样打仗,胜固然好,要是败了可就彻底惹恼了革党,连优待条件也没有了,这不是两头都落不着吗?”

“是啊,我也觉得这么做不妥。”隆裕太后赞同道:“那载贝勒的建议就更不靠边了,现在各地大部都被革党所占,还什么抵抗,谈什么分藩!可是,难道真的没有一点办法了吗?”

德张犹豫了一下,缓缓道:“主子,这许多天来您可辛苦多了,国家的一切都压在老祖宗您的肩上,他们只是轻一句重一句地乱,到底还是一点法儿也没有。照奴才看来。共和也罢,君主也罢,老主子您还是一样。讲君主,老主子管的事不过是用宝;讲共和。太后也还是太后。不过,这可得答应了那‘条件’。要是不应啊,革党打进了北京城,那就全完了。”

德张这些年已经被袁世凯喂得肥肥的,昨日得到了赵秉钧的密告。他便把赵秉钧的话记在心里,今天看准时机就吐了出来。此时,见隆裕太后并没有责备他的意思,便又进一步道:“老佛爷,只要革命党人答应不伤害老佛爷和皇上,按岁给钱供养,老祖宗您还是答应了吧。老主子这身子骨再也经不起折腾,奴才看了心疼啊。”着,德张大哭了起来。

这几年,隆裕太后对德张的话是言听计从。所以听了德张的话。隆裕太后的心里早已被动了。她轻轻闭上了眼睛,道:“什么时候才能过上安稳舒适的日子啊?”

好半晌,隆裕太后还未开口,眼泪便扑扑直掉,哽咽着道:“事已至此,万难挽回,我们母子二人,命悬他手,好好歹歹,总要教皇族无恙、我们母子得以保全。此刻我也顾不得列祖列宗了!若是真象法兰西革命一样,届时皇室连子孙后代都不复见,那才是爱新觉罗家的千古罪人,呜呜。”

………………………

北京。袁世凯住所。

“嘿嘿,这优待条件,够苛刻的。”杨士琦拿着报纸啧啧连声。

“活该,这是他们自找的。”袁世凯虽然与革命军达成了协议,但对清廷的压制和顽固还是耿耿于怀。

“去尊号,暂住紫禁城——”杨士琦若有所思地道:“为何要是暂住。难道还有什么后续手段不成。”

“总不会是无缘无故加上的,总有别的意图才是。”袁世凯叹了口气,道:“搞不明白,这优待条件有些地方得很模糊,日后肯定有别的法,我估计被吓傻了的满清亲贵也无心顾及到这些了。”

“若是袁公——”杨士琦顿了一下,苦笑道:“肯定不会将事情做得如此绝情,满清是咎由自取,还真是贴切。”

袁世凯摆了摆手,叹息道:“我近来思来想去,到底败在何处?最后终于醒悟过来,一个字,钱。有钱,便可收买人心;有钱,便有将士用命;有钱,便可补充枪弹;有钱,便可——,嘿嘿,即便我们能上位,也要借债方能使国家运转,不知是不是这个道理。”

“与其是缺钱,倒不如缺一个会赚钱更会花钱的人。”杨士琦感慨地道。

终于是大局已定了,满清再如何负隅顽抗、垂死挣扎,也无济于事。而且,按照这帮满清亲贵色厉内荏、贪生怕死的性格,恐怕也没有哪一个会赤胆忠心,舍生为君的。至于隆裕太后和摄政王载沣,到了此时,也只有选择性命重于皇冠这一条路。

“陈强——”袁世凯嘿嘿一笑,似是感慨、又似是无奈地摇了摇头,“我看,关键还在此人身上。既有学识名望,还能赚钱筹款,在列强间纵横捭阖亦是游刃有余,革党能成事,他的功劳应该最大。”

“是啊,袁公马上就要与他在天津作最后的谈判,不可大意啊!”杨士琦提醒道:“至于革党领袖宋复华,虽然才学卓越,但似乎还是人书生,不比陈强狡黠。”

“如果陈强能为我所用——”袁世凯作着猜测,却没太大把握,叹息道:“大总统,这位置恐怕不好坐啊!”

……………

清室退位的消息传来,中英会谈还在继续。

陈强则畅快地笑着,意味深长地直接用英语对朱尔典道:“亚洲打落的第一顶皇冠,真是值得庆祝。请问阁下,是否有意将会谈地点改在北京继续进行呢?”

朱尔典很敏感地意识到陈强在“亚洲”这两个字上特别加重的声音,似乎在提醒或警告他什么,但他没有想得太多,因为会谈必须有个结果。时间越拖越久,天知道美德两国又会得到多大的利益,帝国的财团代表已经急不可待了。

那么,现在只有最后一道障碍,那就是铁路,必须要临时政府作出承诺,以保证大英帝国在中国庞大的建路计划中能与各国保持均势。

“对于清室退位,南北和谈,临时政府可能会上台控制中国,我谨代表大英帝国表示祝贺。”朱尔典用外交口吻道:“我们对临时政府深怀友好尊重之情。我们希望看到,作为革命的一个结果,在中国建立起一个能公正地对待各个外国、能维持内部秩序、并为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重生一九零二 最新章节第二百二十三章 退位,网址:https://www.xbqg9.net/20/20050/5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