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O一 楚囚(2/3)

作品:《王者归来之天路

刚,棉里藏针,隐隐有指责自己忘恩负义之意,倒也不欲与他争辩:“要论私交,星子六岁时便与朕相识,情同手足,后又成了同门师兄弟,怕是他人所未及也!听说贵使已经知道扶桑国使节求见之事,扶桑国既有觊觎中原之心,朕不得不先发制人。近日内便将挥师北伐,统一中原。”

箫尺简要讲了北征计划,马尔尼沉思片刻,知道迟早也会有这一天,并未表示反对,只道:“陛下乃一代明君,而赤火国的皇帝昏庸残暴,又与陛下有深仇大恨,于国于家,陛下北伐都是情理之中,我国乐见其成,恒阳国也会一如既往为陛下提供军事支持。不过,陛下若顺利统一中原,还望继续遵守两国之间协定,世代交好,共襄盛世。”

箫尺见马尔尼明确承诺继续提供军事支持,心中大石落地,从这些年的经验来看,恒阳国尚是守信之邦,如此则大事可成,天下可定!

与马尔尼会谈已毕,箫尺换上戎装甲胄,马不停蹄,赶往城外的龙骑军军营,召集将领,要求全军做好五日内出兵北伐的准备。将领们听了皆大惊失色,纷纷诉苦说来不及,帐下一时乱作一团。

箫尺示意部将稍安勿躁,胸有成竹地微微一笑,道:“北伐的各项事务,军中都已演练多次,诸位当已烂熟于胸,怎么会来不及?”说罢将往日操练的内容略加点拨,诸将方才恍然大悟,不得不佩服皇帝深思熟虑,于是分头准备去了。

箫尺亲自掌管龙骑军以来,逐步将常备军力恢复到了十万人。经过这两年与恒阳国的合作,军中已配备了不少威力十足的火炮枪弹。虽然赤火国若全国征兵,数月之内,或许可得五十万以上的大军。但以箫尺看来,经过这番脱胎换骨的整训,龙骑军足以以一当十,十万大军横扫赤火国已是绰绰有余。何况辰旦临时拼凑的乌合之众,更是不堪一击!因此,虽然当初裁军时,有数十万老兵解甲归田,一声令下便可重新披挂上阵,箫尺却暂无意征召他们,只欲以龙骑军为班底,迅速出兵,直捣黄龙。

箫尺骑马于营中巡视了一圈,见军容整肃,官兵上下皆繁忙而有序,颇觉安慰。随即便起驾回宫。这次他当然是要御驾亲征,灭赤火,诛辰旦是其一生的志愿,如今到了最后关头,自不能假手旁人。但精锐尽出,倾举国之力一战,后方的事务也需要仔细交代。

箫尺在军中演练多时,将领们都不知其用意何在,朝中的文官更是得不到什么风声,只当皇帝就此安于半壁江山。因此箫尺将丞相及各部要员召进卧冰堂,说明即日北伐之意时,一众官吏亦是面面相觑,讶异更胜武将,殿内一片鸦雀无声。

这早在箫尺的预料之中,箫尺仍是大致讲了北伐的计划,一一安排好后方的事务。最令箫尺欣慰的是,据户部禀报,国库充盈,军费不愁。兵马未动,粮草先行,有钱支持,便好办了!以前岁入多是按亩征收的土地税与官卖盐铁,耗费许多人力征税,所得却是有限,而且也不能涸泽而渔,伤了人民生计。但自从与恒阳国做生意以来,买卖兴隆,关税与契税竟后来居上。这倒有些出乎箫尺的意料。不知怎么忽又想起了星子,想起他在建国之初恳请自己轻徭薄赋,力劝裁军,后来又主持与恒阳国建交,件件皆是为国为民长远之计。马尔尼说的是对的,没有他,就没有今日苍冥的繁荣。但……箫尺咬咬牙,没有他,我也早就报了大仇。如今出征在即,再不能因一念之慈,再生出些变数。

次日早朝,箫尺正式宣布了北伐之事。当初起义举兵,便是为此。隔河而治,卧薪尝胆了这么多年,如今既已万事俱备,百官自不会阻拦。见各项准备都进行得十分顺利,箫尺也心情颇好。是夜,箫尺特意在临安殿召来了子扬。

子扬进殿,未等他下拜行礼,箫尺便命赐坐,子扬老实不客气地坐了,也懒得谢恩,只斜睨了箫尺一眼,便转过头去。箫尺命众人退下,却问子扬道:“子扬兄弟,这几年来,你觉得,朕待你如何?可有什么不满之处?”

子扬“嘿嘿”一笑:“陛下待臣的好处,臣自然没齿难忘。不过,陛下今夜召臣觐见,是要臣来感恩戴德的么?臣向来嘴拙,不如让臣回去,连夜写一份感恩表,明日呈献陛下可好?”

箫尺有些尴尬地轻咳一声:“兄弟真是会说笑。你若是嘴拙,天下就没有伶牙俐齿之人了!既然如此,我也就明人不说暗话,你对北伐之事如何看?”

子扬不以为意地摇摇头,略带嘲讽地扬扬嘴角:“陛下怕是问错了人。臣不过是一介侍卫,此等军国大事,当是朝中文武百官来参赞,怎能问计于臣?”

“唉!”箫尺无奈地长叹一口气,“子扬兄弟,你知道我的意思……”

子扬不解地眨眨眼:“臣可不敢妄自揣度陛下的心思,臣还真是不知道……陛下若是问我对北边还有没有旧情,当初臣只身南下,在苍州城外等到陛下,便已经说得清楚,绝非口是心非的假话。时隔多年,陛下是对臣还有所怀疑吗?”

“不是,”箫尺迟疑片刻,终于切入正题,“是星子……”箫尺一时不知该怎样开口,子扬也不着急,只是优哉游哉地望着他,唇边似带着一丝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王者归来之天路 最新章节四O一 楚囚,网址:https://www.xbqg9.net/21/21812/4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