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章 尔虞我诈(1/2)
作品:《我欲扬明》一回到内阁值房,翟銮就挥手赶走了内阁中书舍人,然后语带不屑地对跟着进来的严嵩说:“夏阁老如今竟也会了韬光养晦,实在令人好笑.”
严嵩微微一笑:“仲鸣兄言下之意,夏阁老是在装病?”
“数日之前还于朝会之上侃侃而谈,一奉旨回府休养便沉疴不起,死生难测,这等咄咄怪事鬼才信他!”
“说起来,夏阁老这病可来得真是时候啊!”严嵩说:“也罢,既然首辅执意要病,我等也没有办法,只好当他真的危病在床。”
“话虽如此,可翟某实在气不过他夏言那般做派,早料定会有今日之事,不但自家躲了出去,还将李春芳也摘了出去,将这天大的事情扔给了翟某与你惟中兄。”说着,翟銮将原本放在上手的黄花梨太师椅拉在几案的一侧,与原本下手的椅子侧放到一起,自己先坐了上去,然后指指身边的椅子:“惟中兄请坐。”
情知自己决计不肯坐在上手,翟銮便将椅子如此安放,这就有促膝谈心的意思了,严嵩在心里警觉起来,表面上还是礼数不缺,躬了躬身才坐了下来:“严某失礼了。”
翟銮摆摆手:“惟中兄,凭你我近四十年的同年之谊,这种客气话可不必再说。如今无乱耳之人,翟某有几句话要说与惟中兄。”
严嵩越发客气起来:“每每与仲鸣兄畅谈古今,严某总有大受启迪之感。还请仲鸣兄不吝赐教。”
翟銮缓缓地说:“惟中兄你今日可犯了夏阁老之大忌?”
上来就是这么一声晴天霹雳,严嵩不禁愕然,论说今日同去夏言府上求计,虽是自己首议,但领头的还是他翟銮这个次辅代首辅,怎么他却说是自己行事犯了夏言的忌讳,莫非他要将所有罪责都推到自己头上?当下心里十分恼怒,表面上却装出一副惶恐不安的表情:“严某不才,还请仲鸣兄明示。”
翟銮说:“便是今将调整增补十八衙门部院官公呈送严阁老阅示一事。”
严嵩疑惑不解地说:“今次薛陈二逆谋反,大小九卿多有死伤,为了不影响政务运转,内阁会同吏部调整增补十八衙门部院堂官佐贰是当务之急,更是皇上明发上谕,严加督办之事。严某奉仲鸣兄之命,与吏部李天官反复斟酌谋划,诸事皆以国事为重,惟德才取士,绝无任用私党之念,并力求稳定朝局,但凡能留任之人,绝不随意变动,大九卿衙门正堂只增补了缺任的刑部,小九卿衙门正堂也只增补了太仆寺及因调任他职之后空出来的詹事府,其他都全然未动。既然部堂上宪还要留任,却大都因伤病需停职休养,遴选能吏干员充补佐贰暂署部事也是不得已而为之……”他负气地说:“人选调配初步方案你仲鸣兄看了也并无异议,只说须请示夏阁老酌定,严某便领命送于夏阁老府上阅示。夏阁老也该知道内阁公尚未呈奏御前,倘若不同意其中人选,也尽可示下,内阁与吏部再商议便是。怎会犯了他的忌讳?”
严嵩自弘治十八年科举登第出仕,馆选为庶吉士、点翰林,多任翰林院、国子监等衙门词臣官,且多在南京任职,因攀附夏言得以升任礼部尚书,后又逢迎君上谄媚惑主而入阁拜相,不过短短数月便骤然失宠,被逐出内阁闲置起来。他给翟銮的印象便是才渊博,写得一手好青词,至于为政之才,却还未曾见得有什么过人之处。如今听他这么说之后,翟銮更坚信了自己的这个判断,心里愈发有些轻视他,表面上却同情地说:“惟中兄所说的句句在理。唉,你之苦衷翟某焉能不知?只怕夏阁老却不能做如此之想啊!”
他将头稍稍偏向严嵩,严嵩赶紧将身子倾了过来,就听到翟銮又说道:“今次调整增补十八衙门部院官,你举荐夏阁老的同乡、都察院左副都御史许炝升任刑部正堂;举荐夏阁老门下的右通政使王攸贞升任太仆寺卿,可谓用心良苦,可夏阁老却并不见得便承你的情。你也晓得,调整部院大臣是首辅之权,要凭此指使六部,号令百官,自然要用自己属意的人选。旁人再怎么替他尽心谋划,总不如自家亲力亲为更合心意。”
严嵩委屈地说:“严某也知道调整增补部院大臣非我一个新进阁员所能置喙,可夏阁老这个首辅奉旨养病不问政事,你仲鸣兄又将此事委于严某,且不说那几个衙门大印空悬耽误了朝廷政事,皇上责问下来,也得要内阁担罪;便是皇上问及上谕可曾尽心去办,内阁便无法交代。严某如今勉为其难去做,既是为你仲鸣兄负责,也是为自家脱罪。知我罪我,非所计也,严某今日已将公报请夏阁老阅示,也算是尽到下属之责。若是夏阁老还是心中不喜,严某也无话可说……”
翟銮心中冷笑一声:休要说的那样好听!你严嵩虽未曾举荐自己的亲信出任大小九卿,可十八衙门的佐贰也安插了不少,旁的不说,你举荐夏言的同乡许炝升任刑部尚书,不就是想将你的好友高耀调任都察院左副都御史吗?高耀如今虽位列小九卿,为正三品詹事府詹事,可太子如今才七岁,还未开府入邸,詹事府詹事可谓是天下第一等的闲差,职权远不及同为正三品的都察院左副都御史;还有,你举荐夏言门生王攸贞由正四品右通政使升任从三品太仆寺卿,虽让他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我欲扬明 最新章节第二十三章 尔虞我诈,网址:https://www.xbqg9.net/22/22892/1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