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arning: session_start(): Unable to clear session lock record in /home/www1/www1/1/18/www.xbqg9.net2026/chapter.php on line 3

Warning: session_start(): Failed to read session data: memcached (path: 127.0.0.1:11211) in /home/www1/www1/1/18/www.xbqg9.net2026/chapter.php on line 3
第六十七章 千虑一失(1/2)_我欲扬明_笔趣阁

第六十七章 千虑一失(1/2)

作品:《我欲扬明

益王朱厚烨的求救血书和皇上赦免所有参与叛乱的皇室宗亲谋逆之罪的恩旨刊登于同一份邸报之上,明发京城各部衙并天下各省府州县,朝野内外诸人闻之无不震惊莫名.少数机敏通达之人似乎猜到了什么,心中暗自惊惧不已,但妄测天心非人臣所敢为,他们也只能在心里嘀咕几句,却把话都烂在肚子里,虽至亲密友也不可道也,却都不得不佩服皇上的高明手腕。许多人则对皇上如此滥施天恩颇有微词,不过又一想,皇上连那些乱臣贼子都能容忍,赦免自己的同胞亲眷又算得了什么?反正挑头闹事的荆王朱厚纲、汉王朱厚憬等罪魁祸首大概已遭天谴,死于自家收买的叛军之手,剩下的那些皇室宗亲也只是跟着瞎闹腾而已,不是日后还得宗人府逐一甄别吗?天网恢恢,疏而不漏,确有谋逆祸国情事之人,只怕也难逃削爵论死或被终身圈禁的下场!

虽有天家无私事之说,但有建年间方孝儒被诛灭十族那样血淋淋的先例在,也没有多少人愿意卷进帝王的家事之中,对如何处置窥测天位的皇室宗亲随意置喙。但是,皇上恩旨之中顺带的一句话赦免何心隐与初幼嘉附逆之罪,准许他们入翰林院为庶吉士,却在朝堂之上引起了一场轩然大波。

这可不是那些朝臣闲极无聊,没事找事,要怪也只能怪朱厚熜虑事不周。他把什么都想到了,却没有想到自己这道恩旨中貌似不起眼的一句话,在不经意间,侮辱了翰林院这个神圣的清望之地,玷污了庶吉士这个光荣的称号!

翰林院是什么地方?虽是一个清水衙门,并不掌握实际权力,但它却是科举考试金字塔的顶尖之地,天下读书种子、青年才俊汇聚于此,或读书修艺,与同好纵论诗,钻研如何能写出西汉的章、盛唐的诗句;或埋首朝章国故,储才养望,以备日后为朝廷所大用。翰林院里那些名冠一时的饱鸿儒,还有那浩若烟海的经史子集、典籍史册,为这些年轻人提供了一个十分宽松和悠闲的环境,更为他们的成进步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发展平台,从这里走出了大明王朝的一流人和一流政治家,代代不息,不胜枚举。

庶吉士是什么人?虽没有品秩,二甲以上的新科进士经馆选入翰林院为庶吉士,读书储才,三年期满散馆之后才实授官职,成绩卓异者才能留在翰林院任编修等职,即被俗称的“点为翰林”,但因自英宗天顺二年起,国朝便定下一条不成的规矩,非进士不入翰林,非翰林不入内阁;主管天下礼仪教化的南北两京礼部尚书、侍郎及吏部右侍郎更是非翰林不任。也就是说,新科进士自初入翰林院为庶吉士之始,便站在一个很高的位置之上,被朝野内外视为储相,地位无比超然优越。但凡当过庶吉士又被点为翰林的人,若是外放地方官,即便擢升一到两级,都深以为耻。

因此,翰林院的清苦虽然难挨,但新科进士们无不趋之若骛,且无不以选为庶吉士再点为翰林为荣。这些人在翰林院苦打苦熬过得几年,一旦机缘巧合,便能“上天入地”。所谓“上天”者,便是升任侍读、侍讲士,行走御前,伺候墨,沾着天家的仙气、皇上的恩典,福分;或被选任东宫讲官,将自己治国之道于潜移默化之中传授于储君,他日太子即位,这些昔日的讲官便一跃成为“帝师”,无不升任九卿甚或位列台阁,君臣云际会,指点江山,激扬字,有昔日朝夕陪伴左右而建立起来的深厚感情,这些“帝师”出身的辅弼重臣较之其他人,更能一伸修齐治平的鸿鹄之志。所谓“入地”者,便是点为主考或外放政,虽比不上“才高可为帝王之师”那样荣耀,却也能实现读书人“得天下英才而教之”的另外一大梦想。另外,收上一大堆的门生弟子,眼下可以享受孝敬,日后可以引为强援,捧场抬轿子的人多了,自然官运亨通,财源广进,实在是一笔无本万利的买卖。

也正因如此,“辽逆余孽”张居正当日幸蒙圣恩,被皇上破格准许入翰林院为庶吉士,已令朝野上下为之侧目。如今皇上又同样加恩于何心隐与初幼嘉,更令诸多朝臣,尤其是翰林院那些清流词臣的强烈不满:张居正者,辽逆余孽也!皇上欲使天下归心,加之以浩荡天恩,为江南士子立一榜样,这也就罢了。但此例可一而不可再,怎能又将两个有谋逆秽行且名列钦案的钦犯塞进翰林院为庶吉士?此以往,堂堂清望之地的翰林院岂不成了招降纳叛之地,儒林斯何在?国家律令、朝廷威严又何在?他们一边咬牙切齿地痛骂着那两个不遵礼法目无君父,先是煽动举子罢考,继而又附逆为祸的青年士子;一边狠狠地磨墨,写下一道道抗谏的奏疏。那些奏疏的言辞激烈,火药味十足,无异于征讨何、初二人的檄,简直是将他二人当成了江南叛乱的罪魁祸首一般。

抗谏的奏疏雪片一样飞入大内,让朱厚熜不胜其烦,本想下旨切责那些清流词臣迂腐不思通变,阻塞士人报国之门,但当四位内阁士联名上呈的抗谏奏疏呈送御前之后,他便有点招架不住了。

朱厚熜也知道,凡事有果便有因,四大阁员众口一词反对此事,却是各有各的小算盘。徐阶兼掌翰林院,不得不顾及本衙门诸多职官司员的情绪,能庇护一个张居正已让他担了若大的险,受了不少的指责,断无精力再庇护何、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我欲扬明 最新章节第六十七章 千虑一失,网址:https://www.xbqg9.net/22/22892/3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