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八章 暗通款曲(2/2)
作品:《我欲扬明》疏弹劾兵工总署署魏增魁。至于最终目标,自然是兵部尚书曾铣乃至次辅李春芳,继续他借山东莱州受灾一事发难而未果的倒夏大计。
正在一边踱步,一边想着这些心事,严嵩余光突然瞥到通政使司右通政赵华的身影在内阁的门边一闪,象是朝里面窥视了一眼,接着就飞快地闪进了门里。
通政使司是大九卿衙门之一,职掌出纳帝命、通达下情、关防诸司出入公、奏报四方臣民建言、申诉冤滞或告不法等事,早朝时汇总在外之题本奏本,在京之奏本呈进大内,由司礼监转呈御览,有径自封进者则参驳;午朝引奏臣民之言事者,有机密则不时入奏,职责十分重要。因此,嘉靖二十三年,严嵩借薛、陈谋逆之事挽回圣心,重新进入内阁之后,便趁着调整增补十八衙门堂官佐贰的机会,将自己的螟蛉义子赵华拔擢为通政使司右通政。凡外臣上疏奏章,只要涉及朝政大事,必由赵华将副本先送严嵩阅看,然后才上奏。严嵩因此也得以对京城各大衙门、天下各省府州县各级衙门的动向和奏议了然于心,并能事先深思熟虑、参祥谋划,皇上每每问起政事,所奏大都能契合圣意,多次赢得皇上的赞誉,对他宠信日盛一日;对于那些参劾自己的奏疏,更能早做提防,使自己首辅之位坚如磐石。
不过,为了掩人耳目,更为了不致引起皇上的怀疑和猜忌,严嵩严令赵华平日不得到内阁来,一应奏疏都交由严世蕃传递,而以严世蕃的聪明才智,看过奏疏之后,便能给严嵩提出许多很好的建议,父子三人配合默契,固宠邀荣自是无人可比。
看到赵华急冲冲地进了内阁,严嵩心里不由得起了疑:这个时辰他该整理奏疏准备呈报司礼监,为何却要到阁里来?莫非是有紧急之事要禀报?于是,他轻声咳嗽一声,转身折回到了自己的值房。
果然,他前脚刚进值房,神色慌张的赵华也不经通报就径直闯了进来,结结巴巴地叫道:“爹……”
严嵩压低声音呵斥道:“什么爹?你真要孝顺,就不要动不动就往阁里跑,眼瞅着上朝的时辰就到了,撞着其他阁老,又该要嚼为父的舌头,说为父把持言路、蒙蔽圣听了!”
“是是是,爹训的是。”赵华唯唯诺诺地说:“儿子也知道这样不太妥当,只是兹事体大,儿子不敢不赶紧过来禀报爹……”说着,他从袍袖之中拿出几张笺纸,递到了严嵩的案头。
严嵩目光示意赵华关上值房的门,然后拿起了那份几张笺纸。抬头一行字映入眼帘:《请抑内官重阁责疏》。
即便是修行养气几十年的当世大儒,又是浮沉宦海几十年的内阁首辅,严嵩只看到了这个题目,顿时就吓出了一身冷汗,好不容易才稳定了心神,问道:“这……这是谁上呈的奏疏?”
赵华义愤填膺地说:“回爹的话,便是那个天杀的贼配军海瑞!”
严嵩正色说道:“什么贼配军?他如今已是朝廷命官,又是新科制科进士,且不可仍存门户之见,以旧称轻之贱之!你且说说到底是怎么回事?”
“回爹的话,昨日酉时许,那个海瑞将奏疏呈进东阙门我通政使司值房,恰是儿子当值……”
原来,觐见了皇上之后,高拱在遵上谕参加军事检讨会之余,将海瑞的那道《为正君道明臣职求万世治安疏》奏疏改为就事论事的《请抑内官重阁责疏》,修改之后还给了海瑞。海瑞对于高拱奏疏中提出的那些建议无不叹服,但他还是不同意让高拱署名,与自己同担险。而高拱因为知道皇上圣意已决,海瑞这道奏疏呈进,不但无罪,反而能一举名震天下,他便不好再坚持署名,分享海瑞的社稷之功。
嘉靖二十六年五月初三,海瑞向朝廷上呈了那道《请抑内官重阁责疏》,由于此疏事关重大,而且自度此疏一旦上达天听,或许就有杀身之祸,他于三日前便斋戒焚香沐浴,并前往翰林院修撰陆树德坟墓,祭拜了那位于嘉靖二十三年上疏弹劾逆党陈以勤,被同僚逼迫自缢而死的耿骨直臣。
这份奏疏落到了严嵩的干儿子赵华的手中,他知道事关重大,也不敢命人誊录,就先择其要点摘抄了下来,赶紧来到内阁禀报严嵩。
本章已完成! 我欲扬明 最新章节第五十八章 暗通款曲,网址:https://www.xbqg9.net/22/22892/4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