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7章 军事学院(2/4)

作品:《民国崛起之东北虎啸

,不过搞军事教育还是很有一套的, 他本人有着留日与留德的双重经历, 视野之开阔在此时全国的军事人才中也是少有。 马谡其实也是个极为出色的参谋, 只是诸葛亮把他派去带兵。 每个人在正确的岗位上才能发挥出最大的作用, 摆错了地方,自然效果也就大打折后。

不过怎么说运蓝天蔚,秦宇还要费一翻心思,蓝天蔚可不是那么好打发的人。

处理好几件政务之后,秦宇带着一队士兵来到几幢不甚高大。却还宽敞的房子前, 这里还有着校场,一些简单的军事设施。

正门门挂着一幅门扁, 东北陆军讲武堂。

这里是东北最大的一所近代化军事学院, 之前张作霖便派张作相,汤玉麟。 张景惠等人来这里学习过。 不过在秦宇看来,这里的设施还是太过简陋了些。

“ 自从奉天省城局势崩坏之后, 讲武堂便陷入停办, 如今已有数月之久。” 原来的讲武堂长已经不在, 此时给秦宇介绍讲武堂状况的是以前在这里担任教习的金泽宇, 辛亥革命后,讲武堂停办, 金泽宇便赋闲在家, 直到前两天秦宇派人请他出来。 才有了眼下这一道场景。

“ 培养军人军事素养的地方最重要的是战场和学堂, 讲武堂不仅不能停办,还要加大投入, 今后讲武堂更名为奉天军事学院, 我来当这个院长,明年先投入二十万元, 第一批毕业生定在一百名, 由各。 学员由各协, 标。营推荐上来, 交由我过目。”

秦宇想了一下道, 今后火炮, 飞机, 坦克, 自行火炮。 还有各种战术,战略, 随着战争规模的扩大, 各种新式武器的出现, 必然会越来越复杂。 早形成系统的军事化教育十分有必要, 秦宇直接盗用后世练兵的那一套也不一定就非常适合这个时代, 每个时代的人都有其独特的智慧, 并不是说秦宇是个穿越者, 用后世的办法就一定会比这个时代的更会实用。 再说秦宇一个人精力有限,也没办法考虑到方方面面, 早一让奉军自成一套体系, 以后用这套体系完善改良下去, 比起秦宇一个人动脑筋要强得多。

另外办军事学院还有一个好处, 兼并的第二混成协此时大体上不会再有什么问题, 可蓝天蔚在辽东起事后仍然会有那么几个心里有其他想法的, 革命党人在协里的钉子也仍然存在。 为了不影响军心,在这些人没有实际行动之前,秦宇也没办法像聂汝清那样大开杀戒, 不过用送入军事学院培养却是个很好的借口,顺带着剥离其与军中亲信部下的联系, 防患于未然。 同样以后兼并其他军队的时候, 这也是个很好的办法, 一旦大局已定, 这些人就算从军事学院出来, 也于事无补, 只能在体制内崩跶。

秦宇相信, 奉天的良性发展会让这些人明白他们坚持的一些事未必是正确的, 秦宇也有信心让越来越多的人看到实业兴国,教育兴国这条道路的正确性。 说到底, 在民国这个风起云涌的大时代,政客有不少, 不过更多的是心怀抱国之志的热血男儿。

后世国民党之前一直没什么大成就, 后来一发不可收拾,与黄埔军校的成功是分不开的, 秦宇也想在奉天城创立一个自己的黄埔军校。

讲武堂内的设施比较简单,只有野操,体操,剑术,地形等几门不同的学科,至于兵器, 由于条件的限制, 整个东北也只有第二混成协有几门稍微新式一的火炮, 炮弹打一发少一发,不管是教学,还是平时的演习,进行实弹射击在其他军官看来都是件不可思议的事情, 要说买炮就算价格高一也可以接受, 炮弹打一发出去便是一个士兵差不多一年的薪俸, 这种消耗谁能承受得了? 一打仗就要烧钱,钱烧了还打不别人赢, 这也是清政府后面不想打仗, 一个接着一个签下不平等条约的原因之一。

“大人,有个日本人想要见你。” 从讲武堂回来,秦宇便得知早有日本人在这里等了一个多小时。

等了这么久,应该不会是什么小事了, 抱着这样的心思,秦宇决定还是见这个日本人。

“弊人高山公通, 见过秦大人。” 高山公通一身黑色和服,身体不高,却十分壮实, 站在那里显得颇有气势, 一看便知是练家子,或者是军伍出身的人。

“ 有什么事吗?” 和谈不上什么交情的洋人。秦宇和崃是直来直去, 所谓的寒喧几句拉近关系,对于这些各怀鬼胎利益至上的人,根本起不了什么作用,只是浪费时间而已。

“ 秦大人和传闻中的一样快人快语,做事绝不拖沓。” 高山公通一笑道。“ 眼下贵国总理叛乱 ,逼清帝逊位, 不知秦大人对这件事怎么看?”

“ 对这件事怎么看, 难道我公开发表的几封电文还不能说明我的立场吗? 还是要我现在再跟你把电报上的话再重复一遍?”

“ 是吗? 秦大人在奉天的所作所为, 并不像一心为了共和, 应该是还存了别的想法吧。” 高山公通似笑非笑地道。

“ 如果你来就是为了给我打哑谜的,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民国崛起之东北虎啸 最新章节127章 军事学院,网址:https://www.xbqg9.net/23/23625/1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