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7章 关于坦克(2/3)
作品:《民国崛起之东北虎啸》几圈, 向旁边的陈宾问道。
“实验过了, 西方欧战当中, 英国的设计师设计了第一辆坦克 小威利号。 原本上面是带炮塔的, 原设计上的炮塔不可转动, 后来发现装上炮塔后重心太高, 由于战事紧急, 为了将坦克尽快投入战场, 便取消了炮塔的装载, 最终形成了英国的1号坦克。 不过设计师特里顿并没有死心。 在1号坦克的基础上, 又加以改进, 最终形成了之后的惠比特。 惠比特的行进时速最高可达13.4公里, 平时可按11公里左右的速度行驶, 在速度上,目前是各类坦克中最为出色的。”
“不过英产的惠比特缺点也比较明显。 为了增加动力。 达到其高速效果, 特别设计的双引擎放在前面, 两个引擎各自驱动一侧履带。 驾驶员必须熟练的操控两个油门和刹车,稍不留神就会熄火。 这种设计导致其在松软地面时一侧履带容易脱落, 在战场上这无疑是十分危险的。 另外油箱的布局也不合理,置于坦克的外部, 仅管有一定的装甲保护, 也是相当危险的,油箱不大 导致其只能跑四十英里远便要再次加油。”
“不过虽然有着诸多缺点。 惠比特在战场上表现也还算比较出众, 搭载的4挺机关枪, 可以照顾到坦克的任何一面,突入敌军阵地后, 对敌军的打击没有死角, 杀伤力很强。”
“后来德国人俘虏了惠比特之后, 对惠比特的设计十分欣赏, 特意进行仿制。 并且在其基础上作了一定改进, 加装了57mm旋转炮塔。 使坦克拥有了摧毁一些简易工事的能力, 相比一些37mm炮而言, 搭载57mm炮是个不小的壮举。 欧洲大战结束后, 购买惠比特坦克的国家不少, 有小道消息称日本方面曾向英国购买了6辆惠比特。”
“惠比特的乘员为3人, 一名驾驶员。一名车长, 还有一名机枪手。 车长可以临时充当机枪手。 可根据战场上的形势自我调节。 相比之下, 法国的雷诺ft17坦克,搭载的人员少了一名。”
“另外雷诺ft17比较突出的特点是其旋转式炮塔设计较为活理, 转动灵活。 不过其七公里多一点的时速让不少人对其颇有微辞。 雷诺ft17分为机枪型为火炮型两种。 这点与美洲虎坦克比较接近。 值得一提的是不少国家都购买了这种坦克, 其中也包括日本。比起惠比特, ft17的坦克布局更加合理, 驾驶舒适性要更强一些。 在战场上, 对ft17威胁最大的是德军的野战炮和毛瑟18式13.2密厘反坦克步枪。根据德军的一些统计,还有法军方面透露的一些消息,法军参战的五百多辆ft17, 有三百六十多辆都是被德军野炮所摧毁。 ”
“另外ft17比较有意思的一点,由于其体型较小, 越过敌军战壕时往往要在坦克尾部加装一个长达八十密厘的钢尾。 在战场上因为落入战壕而抛锚的ft17比起被德军击毁的还要多。民国7年, 法国大量生产了这一型坦克, 不过还未赶得上派上用场, 德国便战败投降了。 现在法国用于出售的坦克基本上都是战后生产的, 这批坦克在操作性, 质量上比起战时所产都要逊色一些。”
“ 跟这些层出不穷的坦克比起来, 美洲虎与黑豹在战争初中期占据技术上的优势,不过战争末期, 优势也不明显了, 毕竟战场才是武器的试金石, 双方的研究部门可以第一时间对武器的缺点进行改进。”
看得出来陈宾作为坦克研究所的领头间, 在坦克上面是下足了功夫的, 对于交战各国的坦克都了然于胸。不过美国那边的黑杰克军火公司与参战国的暗中交易秦自地然不会跟太多人去说。
“咱们东北自己生产出来的坦克相比之下性能如何?各方面对比起来孰优孰劣?” 秦宇问道。
“相比之下, 拖拉机厂生产出来的这几辆坦克重量达到九吨, 比起雷诺ft17要重上三分之一。 采用的是6缸水冷汽油发动机, 由美国那边黑杰克旗下发动机公司设计制造。 行程提高到了80公里, 正常时速9.5公里。 不过改进主要是在发动机上, 虽然重量增加了不少, 但前后防护装甲并不比雷诺ft17强出多少。 但是在行程与速度上都要优秀一些, 炮塔, 驾驶室, 发动机的布局采用的雷诺ft17的模式。 坦克全长5.57米, 宽2.46米。 同样分为机枪型与坦克型两种,搭载两挺七九马克沁, 或者是一门37mm坦克炮, 乘员两人, 一名驾驶员, 还有一名车长兼枪枪手或者炮手。”
“综合来讲,也亏得东北坦克研究的时间较早, 弄到了美洲虎与黑豹坦克的生产图纸及样车, 生产出来的坦克较雷诺ft17性能稍微出色一些, 已经可以取代东北现役的坦克。”最后陈宾作如此总结地说道,“坦克研究所的人员虽然也起了名,不过这种战场上的利器,还是大帅亲自赐名比较好。”
“不用了, 坦克研究出来是你们这些搞研究的功劳, 我不过呐喊助威, 你们起什么名就叫什么名好了。”秦宇摆了摆手拒绝道。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民国崛起之东北虎啸 最新章节327章 关于坦克,网址:https://www.xbqg9.net/23/23625/3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