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一节 无法到达的地方(2/2)
作品:《南宋锦年》经是中元节了。 宫人们虽然不能私自祭祀,皇族却总要在这一日,祭祀祖宗的。 祭祀在宫中举行,这一整日,白天与晚间都有祭祀。 照例宫中有这种大规模的活动的时候,各个宫室的人都要监管好自己的职司。 比如欢庆歌舞、七夕节这样允许宫人们参加的活动,宫人们自然可以在不影响本职的情况下踊跃参与,一来能够让宫中的氛围更加和悦欢庆,二来也可以昭示上人们的恩惠仁慈。 但比如祭祀这种活动,宫人们却要恪守规矩,安静地呆在自己应该出现的地方,而不应该冒然走到不属于自己应该站立的位置,以致有丝毫越份,破坏了祭祀的威仪。 该紧则紧,该松则松。 这是上人们定下的规制,也是下人们应遵循的规则。 这样的日子,除了在祭祀上有职司的宫人们,余人其实是可以稍微放松的。我便是一个无关紧要的闲散之人。 福慧楼里的辰光,照旧是有些缓慢的。 我在外室的香炉中放了一块沉香,对着袅袅升起的烟雾默默祝祷,祈盼翟家亡故之人,与我故世的娘亲在天之灵能够安好。 刚刚祝祷完毕,一个略带急促的脚步声急急朝着福慧楼而来。 白日里我在这里,福慧楼的门并不会关上。听得有人,便迎了出去。 顶头遇见一个内侍,在门外恭恭敬敬地行礼:“的见过谢典籍。” 这内侍的声音还很稚嫩,身形也比较瘦弱,虽然怯怯地不敢抬头,却也不难判断他的年纪不大。 这内侍以官职称呼我,而非谢姑娘,可见他非但甚是恭敬,而且也很是郑重。 “有礼了。”我颔首还礼:“有什么事?” 那内侍从怀中取出两本册子,恭敬地双手捧着送到我面前:“这是官家以前在宝阁中的时候找到的佛经,因为有些缺损,故而修补了一段时间,不过书上的字了些,官家听福慧楼有了典籍,让谢典籍再整理一番,好待娘娘回宫后参阅。” 听到“官家”两个字,我早已经不由自主地警觉起来。虽然只是两本经书,却也并不能因此而轻忽了。 昨天晚上方才见过皇上,何以今日便有经书送来? 我忙双手捧过经书,屈膝躬身道:“婢子谨遵官家吩咐。”因为这内侍是转述皇上的意旨,故而我的礼数也不敢有缺。 那内侍始终不敢抬头,颇有几分瑟缩的模样,我温言道:“经书是官家什么时候交给你的?” 若是昨天晚上之前,皇上转交的经书,那倒并无妨碍,若是昨天晚上之后…… “今日一早,黄公公命我去宝阁取来交给谢典籍的,的并没有见到官家。宝阁的人又,谢典籍这里若有需要修补的书籍,尽管送去便是了。” 果然是今日一早! 听到黄公公的名字,我心中又是一凛,却只用平和的声音道:“原来你是慈宁宫的人。” “是,的……的一直在慈宁宫服侍……”内侍的声音一直都怯怯的:“前段时间还给景芳斋送过粮食菜蔬。” 我心中立时想到,莫非,这就是在景芳斋最急迫的时候,给我们送来半袋子新米的那个内侍? 我虽没有见过他,但想来应是如此了,可惜语燕不在身边。只是虽未见过,心中倒莫名地对这内侍生出几分熟悉之感,想必是因为他雪中送炭的善举。 我温言低声道:“景芳斋中人,都要多谢你了。”
...
>
本章已完成! 南宋锦年 最新章节第六十一节 无法到达的地方,网址:https://www.xbqg9.net/23/23654/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