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3章 赴任端州
作品:《大宋私家侦探》第353章赴任端州.
十年前的孩童绑架案结束了,那些孩子找到了自己的父母,以后的他们,不再是杀手。
包拯和花郎他们看着这些人团圆,心中有一种说不出的感受。
他们能够团圆,并不是包拯和花郎的功劳,而是这些孩子们自己的功劳,如果不是他们心中还有那份对家和父母的渴望,他们又怎么可能幡然悔悟?
案子解了,初夏来了。
一件让花郎必须做出抉择的事情也来了。
十年前孩童绑架案震惊朝野,十年后这个案子破了,而且还牵涉到青衣社,京城的一些人坐不住了,而最坐不住的,则是仁宗皇帝。
这天黄昏,仁宗皇帝派人将臣,那里斗得过青衣社的人,狄青是武将,放他去那么远的地方不放心,而且如今边境频频传出不安全的信号,狄青是走不了的,派谁去呢?
思来想去,最后想到了花郎,可是花郎并非朝廷中人,让他去端州赴任断然不能,而且他也无心仕途,八贤王这般想着,突然有了想法,于是连忙说道:“皇上,刚才我们不还说到包拯吗,本王觉得让包拯去就很合适,包拯此人在天长县的政绩不错,深得百姓爱戴,办案的能力也行,跟青衣社也有诸多较量,让他去我看行。”
仁宗皇帝听了八贤王的话之后,仔细考虑了一番,道:“如果八皇叔觉得包拯可行,那朕立马下诏书,让包拯即日奔赴端州上任。”
仁宗皇帝说了这话,八贤王连连摇头,道:“不可,诏书可以下,不过去送的人必须是皇上信任的人才行,不然包拯他们去端州的目的一单暴露,就会让青衣社的人有所防范了。”
仁宗皇帝连连称是,于是望着八贤王说道:“朝中上下,朕最信任的人就是八皇叔了,这件事情,不如交给八皇叔去办,如何?”
八贤王略有推迟,最后便应承了下来,于是不敢耽误时间,八贤王回到南清宫之后,立刻点齐人马,向天长县进。
而这边,包拯和花郎等人正在想着如何找地方避暑玩呢。
初夏的天长热的不行,让人躲在屋里不是,出来吹风更不是,唯一可做的,就是到河里洗澡。
只是这显然有些行不通,他们在天长县也算是有头有脸的人物了,怎么能够到河里洗澡呢?
不能洗澡,所以他们只好到郊外的小溪边乘凉,垂钓,当然,他们希望这次不要像上次那样,有尸体出现。
这次真的没有尸体出现,不过在他们玩的正兴起的时候,一衙役急匆匆的跑来,说京城那边派来了人,要包拯赶紧回去。
京城那边派来的人,包拯那里敢耽搁,于是急匆匆的赶了回去,花郎等人对京城来的人很好奇,于是也跟着去了。
当大家回到县衙的时候,花郎和温梦等人很吃惊,他们没有想到,来人竟然是八贤王,不过来人虽然是八贤王,可他对花郎等人却并无任何表示,就好像他根本就不认识花郎似的,而花郎呢,也假装不认识八贤王。
聪明人,就要先学会保护自己。
大家跪拜之后,八贤王便笑着说道:“包大人治理天长有功,本王这次来是专门给你加封的。”
包拯一听,连连下跪,道:“为皇上治理天下,是微臣应做之事,不敢居功。”
八贤王淡笑,对包拯的这种忠君精神很喜欢,于是说道:“诏书本王就不念了,包大人下去之后自己看,我只说一下,你这次要去端州任知州。”
包拯去端州赴任的事情花郎是知道的,只是他有些奇怪,这事怎么提前了呢,不是要任期三年满了之后才去端州的吗,怎么才两年多一点,包拯就去了呢?
不过花郎也并不是很吃惊,毕竟史书上的记载,不可全信。
而花郎这般想的时候,突然想到了八贤王所说的那些话,诏书下去自己看,想来秘密一定在诏书上。
八贤王这般说完,便立马启程离开了,按他的意思,是不想有人知道八贤王离开了京城。
八贤王离开之后,包拯连忙去看诏书,只见诏书上写的并无什么特殊的地方,只是在青衣社和前任端州知州莫思公这几个字上用了与其他字不同的书法写,包拯看完之后,立马明白八贤王是什么意思了。
只是明白是什么意思之后,包拯感觉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他去赴任端州没问题,可关键是对付青衣社,他一个人外加公孙策行吗?
这般想着,他觉得必须把花郎也拉去才行。
本章已完成! 大宋私家侦探 最新章节第353章 赴任端州,网址:https://www.xbqg9.net/24/24904/3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