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四十一章 增财局(1/2)
作品:《大相师》这一幕让姚思明原本已经淡定下来的情绪又开始紧张了,且不说那三足蟾是价值不菲的古董,说以假山为基础布置的四方聚财阵,要是被李响一个不小心给砸坏了,那真是偷鸡不成蚀把米了。
姚思明的担心显然是多余的,被李响扔出的三足蟾,不偏不倚地正好落进了假山的那个方形砌台内。
让人惊的是,三足蟾的落入竟然没有溅起丝毫的水花,而且三足蟾也没有完全没入砌台的水,而是一半在水,一半在外面,呈现出一种漂浮状态。
紧着,李响又从茶几取过一枚鱼符,然后让姚思明再去找一根银线。
鱼符通常是官员使用的鱼形符契。一般长约6厘米,宽约2厘米。分左、右两半,间有“同”字形榫卯可相契合。
鱼符早在隋代已经出现,但其作为一种身份象征放入鱼袋作为一种确定的制度则是到唐代才确定下来。
唐代的鱼符是用木头或金属精制而成。其形为鱼,分左右两片,里面刻有官员的姓名、在何衙门任职、官居几品、俸禄几许,出行享受何种待遇等,隋代仅有姓名、官品的身份证要完整得多。
鱼符分为三种:一为“铜鱼符”,二为“随身鱼符”,三为“交鱼符”。
鱼符,这种身份证正式使用时间在唐代,是唐高祖李渊的一项发明。唐高祖为避其祖李虎的名讳,废止虎符,改用黄铜做鱼形兵符,称为“鱼符”。
鱼符分左右,使用方法是,左符放在内廷,作为“底根”;右符由持有人随身带着,作为身份的证明。
左右符的数量不一定对等,多少根据使用者的人数和实际需要来定,其第一功能起初并非是表明身份,而是“权力凭证”,可用于调动军队、任免官员。
很快,姚思明找来了一根银丝线。李响用银丝线将鱼符穿起来,然后结出一个特定的绳结,接着让姚思明找来一把活动人字梯,将鱼符系在了古董店六星拱月间那一盏最大最亮的灯。
抬头望去,由于银丝线不易察觉,好像是鱼符漂浮游动在灯下。细心的话还会发现,鱼符鱼头正对着假山砌台的三足蟾。
做完这些,李响从梯子下来,然后走到茶几前,铺开黄表纸,将无根水倒入朱砂。
没错,接下来李响要做的事情是画符。
花了十分钟的时间,李响画制了四张相同的符箓。
将狼毫笔放回茶几,李响左右手同时取起一张符箓,灵力激发,两张符箓在手燃烧起来。
左手对着假山砌台的三足蟾一弹,同时右手对着挂在房顶灯的鱼符一弹。一道金光射入三足蟾,一道银光射入鱼符。
接着李响再将珍珠和两枚贵妃钱分别放在剩下的两张符箓,符箓自发的燃烧起来。虽然在茶几燃烧,不过这回姚思明脸并没有显露出肉痛的表情。
两张符箓很快燃尽,珍珠与两枚贵妃钱完好无损,茶几虽然被火烧过,也是完好无损。
取过珍珠,李响走到假山前将珍珠轻轻一抛,见珍珠不偏不倚地正好落在了假山的顶部。假山的顶部虽然凹凸不平,但是珍珠像是扎根了一般,纹丝不动。
李响走到姚思明身边,指着砌台之的三足蟾道:“姚老板,你看砌台水的三足蟾与先前有没有什么变化?”
“变化?”姚思明摸了摸下巴,前两步,仔细看去,越看脸的惊讶表情越明显。
砌台之的三足蟾是姚思明去年偶然淘来的,虽然年代还算久,不过品相却是一般,最主要的是这只三足蟾看去有些呆。此刻再看去,三足蟾的呆相已经消失不见,半露在水,给人一种栩栩如生的感觉,像是随时都会从水跳出来。
“这三足蟾……”姚思明有些看傻了。
李响再向挂在灯的鱼符一指:“姚老板,你再看这边的鱼符。”
姚思明连忙又向鱼符看去,只见挂在灯的鱼符竟然像活鱼一般慢慢地游动起来,在灯光的照射下分外的醒目。古董店之根本没有一丝风,要说是风将鱼符吹动的,姚思明第一个不信。
“李、李大师,这也太神了吧,你是怎么做到的?”虽然不是风水师,但是这些现象意味着什么,姚思明还是能够猜到的,所以有些激动起来。
李响高深莫测地一笑:“姚老板,你现在再去看看先前你放入花盆之的六尾金色鲤鱼。”
闻言,姚思明连忙又走去假山前,然后俯身往养有小荷花的花盆之看去。一看之下,又是一惊,先前被自己放入花盆的六尾金色鲤鱼竟然首尾相接地顺时针绕着假山底部游动起来。
这种景象,好像是六条金色小鲤鱼受到了某种神秘力量的控制和召唤。
到这个时候,姚思明的心已经有些震撼了。他虽然相信了李响是一名风水师,但是没料到李响有这么神的手段,这些神的手段,恐怕给自己布置四方聚财阵、三才阵和六星拱月的那位风水大师还要强几分。
这个年轻人不简单呐。
姚思明深深地看了李响一眼,在心下了定论。
“李大师,你好像并不是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大相师 最新章节第六百四十一章 增财局,网址:https://www.xbqg9.net/27/27829/6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