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 李陵碑,血战轮台 上(3/4)

作品:《大汉之全球攻略

但司徒功还是希望借此能平息他们的怨气。

可没想到那些人不但没有感激,反而愈发觉得低了司徒功一级,经常有风言风语冒出来。甚至有一次召集开会却不到场的情况。

这在大汉军律中。已经是可以问斩的罪名了。

益公对这些事也略有耳闻,他的军纪处也不是吃素的。不过益公将他们提拔起来。也有考验他们的因素。如果他们连下属都搞不定,还怎么指望他们独挡一面?所以并未干涉,任由他们搞去。

后来也证明,这些人虽然刺头,但在打仗方面绝不含糊,士兵也训练的有模有样。在司徒功的军令下,也不敢做阳奉阴违的事,毕竟大敌当前。安排到轮台城最前线的事也布置的很好---当然,私底下的抱怨也肯定是有的。

益公看着英奇。却没有说话,而是准备继续听他怎么说。

英奇见益公不表态,心里也有点慌,拿出司徒功的事来说,最主要的还是因为他的军队和杜善的军队也碰到了类似的情形,他们两者的军队还没有要拉到第一线去,所以情况相比司徒功更加严重。已经有三次升帐议事都没有到齐人员的情况了,再这么下去,英奇的军团长威信将荡然无存。

“元帅,所谓千里之堤毁于蚁穴,一事不决将可能导致整场战役失败。属下观之,最多三日,月氏叛军与我军将有大战,属下向元帅求特别晋升令,只求到部帅一级,就是希望为我军增添一份战力,卫护我煌煌大汉之烈烈武风!绝无私心!请元帅明鉴!”英奇咬着牙说完,然后拜伏在地,向益公行了个郑重的大揖礼。

司徒功和杜善也纷纷醒悟,想要真的彻底掌握军队,必须经过益公,这是他们争取的最佳时机了。于是他们也跟着拜伏在地,同声道:“请元帅明鉴!”

※※※※※※※※※※※※※※※※※※※

鄯善城西,肃州第一军团驻地。

英奇一进营门,便有两人上前。

其中一人穿着制式军服,身配波水剑章,看上去俊俏无比。他望了一眼英奇的神色,顿时笑着作揖道:“恭喜殿帅、贺喜殿帅,得偿所愿了!”

英奇的确是神采飞扬,看向他的眼神里也含着笑意:“人胥贤弟不也意气风发么!怎么,今日与永殇君没去找你们营帅的麻烦吧?”

此人正是沈云在淮南侯府认识的公孙大娘弟子方人胥。而他身后的,正是淮南侯家的方仲方永殇。

说来他们两人参军之后的确吃了不少苦头,特别是方人胥,如今的皮肤颜色与之前比起来黑了可不止一倍,不过也让他看上去更加健康和耐看,不似之前小白脸那般了。

方仲还是像之前那般有点木讷,不过却不傻。方人胥也肯照顾他,两人入伍集训之后,便被分派到了西北。当时因为水土不服,两人还生了好大一场病,不过在军队医官的照料下,倒也有惊无险的过来了。

当然,那时候他们只是一个普通的尉兵,直到方人胥见到英奇。

说起来也没什么特别的风云际会,英奇是蜀郡人,英奇的父母与方人胥的父母是好几代的邻居,小时候,英奇还抱着方人胥去摘过山间野果呢。双方父母见他们投缘,便让他们结拜为兄弟,并留了信物。

后来方人胥随父母出外经商就分开了,再后来方人胥悲惨到流落异地,最后拜入公孙大娘门下。

而英奇则在十八岁那年入伍参军,最后因缘际会,居然三十岁就当上了军团长。方人胥和方仲两人是补充到甘州的小卒子。英奇却因为各方面的掣肘,不得不亲自下基层巡视,以此增加自己的威信,就在这个类似于作秀的巡视过程中,方人胥认出了这个结拜兄长。

接下来就更简单了,英奇将方人胥和方仲都调到自己的亲卫部。当然,方人胥没把方仲的身份告诉英奇,没那个必要。不过方仲这人天生神力,在亲卫部可谓打遍上下无敌手,那份战斗力。若放在战场上方人胥都不是对手,毕竟方人胥擅长的是击剑之术,灵动是他的根本。

在了解到英奇的烦恼后,给淮南侯当过幕僚的方人胥便给英奇出谋划策。其实方人胥的计策还是蛮阴险的,那就是把事情闹大!

“益公肯定有眼线布在各个军团中。他肯定也知道兄长所遇到的困难,但他不闻不问。首先是为了考验兄长的能力。其次是觉得这些事还不足以让他大动干戈,既然如此,那我们就将水搅浑,让这事情更大。当然,得掌握好分寸,小弟觉得。让永殇君去闹腾一番是不错的。”这就是方人胥对英奇说的话。

不得不说,这一招还真管用。方人胥整天没事就带着方仲到处去找各部曲营连的军官们单挑。这样不仅将事情闹大,还能看出这些基层的军官中到底哪些是有“后台”的,哪些是还在选边站队的。哪些又只是一腔热血的……军中汉子没那么多弯弯绕绕,加上方仲的武力值爆表,倒是很快就给英奇笼络了一大批基层军官。由此方仲和方人胥还被偷偷称为“小霸王”和“腹黑军师”。

当然,这些举动还是需要英奇帮忙的,比如闹的大了,英奇必须出面责罚,然后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大汉之全球攻略 最新章节第十八章 李陵碑,血战轮台 上,网址:https://www.xbqg9.net/3/3406/2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