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五章 暗号(2/2)
作品:《保媒大唐》 当她踏进浴室时,丈夫问她“是谁呀?”
“是邻居”她回答。
“哦,”丈夫说“他有没有提到还欠我3000元?”
差不多与此时的李承道很相像,消息不共享后的吃了个哑巴亏,如若当真可以从巴陵那里得到些讯息的话。
李承道这般自嘲加自我反省之时,一切都自然就是安静了下来。氛围似乎是有着些许的诡异,至少,对于李承道对面的李家小八时如此。
对面的那个人仍旧是那副陌生又熟悉的容貌,如今再静下心来仔细看,少女却是觉着,这位面具二兄虽然依然是平淡中透着难以掩饰的奇特,却又与路上那位波澜不惊诸事淡然的二兄离了很远的距离。一句话,就是此般的二兄她从未见过。也正是李承道这般见所未见的姿态,唬住了少女,以至于她坐在这里,显得有些不知所措。
正襟危坐,双手乖巧地放于膝盖上。微低着脑袋一脸恬静,偶尔偷偷望一望他,偶尔望一望窗外的积雪,偶尔望望那随飘动的烛火。李承道没有声音,少女就也是抿着嘴,不知道该说些什么话她是被李承道叫来的,此刻的李承道又是一副陌生模样,她自然不好喧宾夺主。
诡异的气氛,由是房间里的温度在少女感觉起来,就是有些热。或许是少女受到了影响后的心理作用,因为窗户外那带着雪夜寒意的正欢快地吹进来。
“认识上官仪吗?”什么也没察觉得到,李承道突兀地开口。
“谁?”少女成功地被吓了一跳。
正无聊地恶意猜测着呢,突然间主角冒出来一句话,想不心虚也不行。
“上官仪,就是上官仪”重复了一句,李承道没看穿少女的心思。
“那个当过和尚的上官仪?”少女挑了挑眉毛,接着露出了一缕古怪的神色“作诗清丽又颇为绮艳的那个上官仪?”
“你认识?”微撇了撇头,李承道暗暗吃惊。
上官体李承道当然听说过,也正是因为上官体的存在,对上官仪李承道才没有什么好印象。
“听说过啊,弘馆直士,负责校理典籍,有时候去找书,见过几面”少女露出一副八卦的表情“怎么,他惹到二兄啦?”
“硬要说的话,只能说是服其才而鄙其德吧,差不多”李承道摇摇头,沉默一阵后,终究是决定多嘴了两句“他的作诗格偏向于绮错婉媚,完全是对着人书生甚至是达官显贵们的胃口去的”
“他的经历,正如你所言,早年曾经出家为僧。幼时父亲上官弘在江都之变中遇害,那上官仪因藏匿得以幸免。可以说,他是为求避祸,自行披剃为僧。当然也可以说,因为贫苦无路而剃发为僧。那种时代,作为失去辈佑护的孩童,此般选择绝对算得上尚佳;因为那时候,有足够钱财、土地与实力的佛寺的确可以称得上一丝净土。于是在寺庙中他得以研习佛典,精通《三论》,而且涉猎经史,善做章。这方面看,幼时他接触更多的,并非百姓离苦;但也绝非一点儿也接触不到,可惜的是,这一点从他的诗中体现不出来百姓辛苦视而不见,这一点我看不惯”
“可是上官仪作的诗着实受书生们欢迎啊,小八也觉着很美啊”少女偷偷撇了撇嘴,恢复了那神经大条的本性“二兄作的诗小八不怎么喜欢,每一次心情被闹得乱乱的”
二兄不会是妒忌吧?不过也不像啊,二兄懒得管这些的啊,否则那些说三道四的书生们早就被二兄教训了!那又为什么呢?
“观念的不同吧”李承道没有让她多苦恼,接踵而至的嘶哑声音低缓而又稳重“诗这种东西,发展到现在,它具体的含义,明确的特点,存在的理由,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理解。对此,上官仪走的是应和路线,具有重视诗的形式技巧、追求诗的声辞之美的倾向。对于我而言,务实要更为重要些;至少,也应该是表达个人感情或者感悟人生之类”
“好比人要吃饭,本质是要填饱肚子,可有些人喜欢粗茶淡饭,而有些人却是喜欢山珍海味。粗茶淡饭是贴近大众,而过分的追求山珍海味却会使人逐渐变得贪得无厌,对应地于其他方面不管不顾?”少女点着小脑袋,似懂非懂。
“不怎么恰当,不过也可以这么形容”
“二兄要找上官仪,就是因为这事儿?”少女觉得有些无聊。
“无聊吧,想着见见传说中的上官仪,看看他的才他的德,是否值得我服气,或者鄙夷。毕竟从未见过,给他这样的评价,多少有些不妥”
“二兄还会在意这些?”少女惊诧一回。
“对待知识分子的态度标志着整个国家的明程度,而对待农民百姓的态度,考验着整个国家的良心”李承道似是开了个玩笑“曾经见过的一些人的观点,你觉得是不是大言不惭……”
……
本書源自看書罔
本章已完成! 保媒大唐 最新章节第二百四十五章 暗号,网址:https://www.xbqg9.net/31/31726/2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