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零三章 府衙(2/2)
作品:《保媒大唐》口还是被围了个水泄不通。
闲人不多,但总归是有几个,装作门面也好不怕死也罢;其他的人,无惧无畏,自然是耐人寻味。
而现在,表面上案情很明了。管城里原本的大大小小的商家,联合起来状告吕世仁霸占他们家家产商铺,吕世仁喊冤不承认,并用自己手中的凭据做证,都是他们攀诬于他。争执不休,双方的一纸诉状,将对方告上了刺史衙门。府衙的判决是吕世仁恶贯满盈,欺霸乡里,惩之以剥夺家产。吕世仁不服,找人跑到京城造谣告状。如今,安城特使武家小娘子,负责重新审理此案。
这是安城来的武家特使,口中的所谓官方说法,也正是今天所要重新开堂受审的案件。
其中,不得不谈到的是,西城的那位钱爷。小辈中已经没人知道为什么称呼他钱爷,只知道从出生开始,他就叫钱爷。可老一辈子的平民百姓,几乎个个都听说过钱爷这个人。
隋唐交替天下大乱,十八路反王争夺九鼎,中原大地找不到安乐之地。于是,当兵抱大腿无疑是一个出路。那位钱爷,就是其中之一。他投靠的是夏明王窦建德,在管城北方的河北盘踞的窦建德。重信重义,与士兵同甘共苦,又能体谅百姓,有规有矩,唯才是用,窦建德与同时代的势力有着莫大的区别;投奔他的人有很多,钱爷就是其中一个,也是肯为他舍命的一个。后来因为夏明王的逐渐变化,钱爷心灰意懒,才脱身回到管城。而当年同城吃兵粮的人,没回来几个。
老兵油子钱爷,一开始人们只当他做逃兵,看不起他,再加上那时候天下大势还未完全安定,挑衅他的人不少。直到他为了邻居家的小娃娃一个人宰了几个小混混,人们才不敢再说三道四;相反,钱爷曾经的事迹,倒被挖掘出来,钱爷也就被当做英雄崇拜。
如今,钱爷突然跳出来,指责刺史郭正贪赃枉法,又是将管城里的百姓吓得一大跳。
诸如此类,管城里的百姓躲在暗处里一阵互相的耳语,作为名义上的主角,武家特使则是正坐着舒舒服服的马车往这里赶。在那些野蛮十足的契丹人陪同下,他们溜到了府衙。
见着一大群人将府衙大堂门前堵了个水泄不通,看见自己这一行人都不知道害怕,更不知道躲开,少女从马车窗缝里露出来的视线,满满的全部都是鄙夷。
这些人太假了吧?难道就这么自信吗?认为自己已经是砧板上的鱼肉,无处可逃了吗?
高处露出来淡淡地藐视,少女旋即移开目光,视线在人群中来回搜寻着。可惜,直到大堂内出来人帮她开道,也没能发现那道略微熟悉的身影。
怎么,找到自己所爱的人,连好戏都懒得再看了吗?这也太过狂妄了吧?抛下这位自己主子的叔父,特立独行地跑去跟自己的江湖妻子鬼混;这不顾一切的架势,比之郑家都有过之而无不及啊!是能用不拘小节形容,可这是不是也算一种盲目自大?即便是再怎么激动得无以复加,也不能抛开所有俗事吧?
不介意用最恶意的心思揣摩孙道,在少女的心中,孙道俨然就是一位满身缺点的蠢人了。
不过孙道不是今天的主角,所以少女在心头上鄙视一阵畅快非常后,把心绪转移到现实中来。
“不用赶走他们了,我们直接从侧门进!”听见刺史府的人在请求自己下车,少女放下窗子,就是冷声一娇喝。对于府衙门前的这一幕,少女好像有很是不满的意思在里面。何况,竟然不是郭正亲自出来迎接。
有鬼是一定的,自己这边应该也有所准备,可本特使偏偏不按照你们的剧本来!同样,你们也无话可说。
对此,负责迎接的人虽是不愉,却没表现得明显。躬身作尊敬状,他回了一声“小人明白,请武特使转移车驾,小人进去通报刺史,为武特使开门”
你也只能再猖狂这一时了!只要你进了这个刺史府,谁管你是哪家特使,管你是哪家小娘子;在这里,都得要乖乖听郑家的话!无论你从哪个门进,区别只是大家换个方向、麻烦一些罢了,你的结局早已定性!
匆匆转身,来人就迅速钻进了人堆进了刺史府。而要求从侧门进府的少女,竟也没有遭到其他人的反对。当前的契丹蛮子在通绎的耳语告知后,二话不说就打马转向,朝着那边来人带路的方向慢悠悠地溜达过去。
这情形,就犹如在宣示一样:少女的命令,还是命令。
本来自看書罔
本章已完成! 保媒大唐 最新章节第三百零三章 府衙,网址:https://www.xbqg9.net/31/31726/3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