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九十九章 火烧(2/3)

作品:《保媒大唐

菜市场小贩的天份。李承道此行,要付出代价不说,还得让他占主导,偏偏这刚出现的问题不能视而不见,任由它发展到妨碍自己。幸好不是白白付出,否则李承道一定会再考虑考虑的,至少也得推迟半天做决定。

李承道得知了消息,孔颖达正在履行太子的老师的职责。

说起来李承乾也算可怜了,刚从郊外回来,就被老师考教功课。而之前,他正在为自己的堂弟争面子,尽量不打李承道的脸。

不过既然碰上了,就当作是投桃报李,李承道打断了师徒的授课教育。

“夫子,火就要烧到眉毛了,您还管这只千年龟干什么?”不顾内侍的阻拦,李承道直接推门而入。

这个年代,龟的地位仍旧是高高在上的,寓意丰富。后世龟儿子、龟孙子之类,在唐朝几乎不可想象。李承道称呼李承乾千年龟,他人也只会牵强地往僭越上扯,而不会想到骂人上。

“殿下慎言”果真,孔颖达仅言语上多嘴了一句。

就是不知,他口中的慎言,是火烧眉毛的慎言,还是千年龟的慎言。倒是李承道无视规矩擅闯太子书房,被孔颖达有意无意地忽略掉了。

“请夫子移步”避而不谈,李承道让开了路。

听听便可,慎言慎行之类的,对李承道而言,从来是个笑话。

“希望殿下不是欺骗我老头子”前言孔颖达也只是说说便可,他给李承道些面子后,转而对李承乾说“太子殿下答完卷后请自便,老头子一会儿再来”

“怎么能烦扰夫子,承乾稍后给夫子送去”李承乾立即表态。

“放这儿吧,我与夫子商讨的事承乾你不宜随便掺和”李承道抢先一步,将李承乾推进门,不让他出来送。

互相交换了个眼色,李承乾遂不再出门相送……

再坐下来,是在崇馆。

老头刚坐下来,就先声夺人“不知孙道孙公子的愧疚感消散多少了?”

所以才不愿意与老滑头一块聊天的啊,句句是坑!

李承道悠悠的喝着茶,晾了孔颖达一会儿“在回答夫子的问题之前,我更好奇,夫子对前几日发生的士兵、士子逼宫事件的看法”

“殿下言重了吧,只是兵士们请愿、与一群不懂事的生们胡闹而已”孔颖达也喝了口茶。

“朝堂的决策竟然需要一群热血冲头的大头兵逼迫,我实在不懂得,是这群冲动的士兵应该被血洗,还是朝堂上的大臣应该被拉到午门门口斩首示众”李承道一杯茶往桌上一放,与他的嗓音一样不轻不重。

孔颖达只觉一股凉意从心头升起,仿佛是在提醒他李承道绝不是开玩笑。

“个中缘由殿下心知肚明,何必要逼迫老头子明言?”孔颖达眯着眼,言语不深不浅。

“我只知道,始作俑者,当断子绝孙!”

“愿闻其详”孔颖达伸手作请教状。

“且不谈士兵与士子们不同的立场,单谈谈他们聚众此举”李承道食指沾水,在桌面上画了一个大圈“公众的言论,公众的意见,称之为舆论,我没理解错吧?”

“殿下博闻强识,老头子佩服”

“少打官腔了,孔夫子如何滑头的一个老人精,孙道早就提醒过我了”李承道直言不讳。

“不知孙公子是否已将断句的符号交于殿下,孙公子许诺会造福百姓的”

即便孔颖达被拆穿仍是老谋深算不改,李承道也不惊讶。

“只要孔夫子答应我一件事,莫说断句的符号,识千字万字的简化手段我都双手奉上!”李承道直接亮出底牌。

孔颖达睁开浑浊的眼睛,只点了点头“愿闻其详”

“孔夫子是否能够理解舆论导向、舆论控制、舆论监督这三个词?”

谨慎地拿捏一下心绪,孔颖达择词有些迟疑“公众言论的疏导、控制,与监督?”

全部是李承道用过的词语,可见老头子的谨言慎行。

“陛下发现了一件十分趁手的利器,无坚不摧。但夫子不觉得,这件利器如若是在敌人手中,同样是最棘手、最可怕的吗?”

直勾勾地望着孔颖达,李承道一字一顿地说了话“寂静的堂上,坐在前面的生突然放了个巨响的……矢气,声音响彻在整个堂。当所有人都在循着声音寻找来源的时候,这个生忽然淡定地转过脑袋,面带着调~笑意味,看着同桌。于是,整个堂的生和前面的老师都顺着他的视线,一同把目光集中到了那位生的身上,这位生百口莫辩。这,是舆论导向”

“美化儒儒家,废黜其余百家的言论,不允许百家典籍流传,贬低百家思想,贬低异类思想,致使其千夫所指。这,是舆论控制”

“秦朝的谤与妖言罪,妄言罪和非所宜言罪;汉朝张汤发明的腹诽罪,怨望诽谤政~治,犬儒一词用在此处,应该更妙”说到这儿李承道停顿了片刻“再算上,唐朝的妖言造妖书罪。这,就是舆论监督”

“不知孔夫子以为,我所言有不妥、差错之处否?”一言终了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保媒大唐 最新章节第三百九十九章 火烧,网址:https://www.xbqg9.net/31/31726/4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