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三章 屠夫(3/3)
作品:《明末军阀》堪,他见得多了,只是他还是不太相信钱士升有这么大的胆子,在他严令之下还敢把今曰殿见的事捅出去。
“先生”
崇祯帝已经有些厌烦说这个人了,便转了话题说道:“当年熊廷弼先提三方布置策,广宁失陷后退回山海关,后王在晋亦是上书筑重城,固守山海关,孙承宗、高第、王之臣、阎鸣泰、袁崇焕,走马换将,复锦州,松山,杏山,大小凌河,右屯诸城,换来的是大凌河之败,辽镇精锐尽失……”
说到这里,崇祯帝闭上了眼睛,长长的叹了口气:“年年几百万的军饷扔进去,换来的就是修城,弃城,惨败,再惨败”
温体仁听到崇祯帝突然谈起三方制衡策,心里一动,恐怕崇祯帝在心里盘桓是否把杨波扔出去平息朝议纷纷的事情,温体仁原本不打算出言挽救杨波,但现在崇祯帝语气暧昧,似乎还在摇摆不定中,自己倒不如顺拉一把,杨波对他来说不过是个随时可以舍弃的朝廷外援罢了,关宁军马体系已成,他也插不上,反而扶持杨波可以争取军功来稳固自己的权势,旅顺之战倒也没让他失望,但杨波为人却嫌太过鲁莽,而且这个人并不是很容易控制,刚才在朝堂上几次眼色,他都视而不见,温体仁也有些犹豫……
想到这里,温体仁捋了捋胡须,沉声道:“关外城池可修可守,然,没有了三方制衡,则不可修,亦不可守也”
见到崇祯疑问的眼神,温体仁又道:“河西一线七百里,土不足屯,险不足控,如袁崇焕等,曰守关必守关外,彼辈何尝有灭奴之志也?孰若退扼榆关,封以丸泥,而早为练兵积粟于登津皮岛之间,以为一举犁庭之计,每岁省金钱米粟不下七八百万,兵法亦云,城有所不攻,地有所不取,出屯关外,实为自屈自疲之策也”
崇祯点头道:“如今回想起来,熊廷弼这三方制衡之策却是高瞻远瞩,可叹文龙已死,东江离散,夫复何言?”
温体仁默然不语,当年若是关宁军马退守山海关,长城一线,没有孤城被围,围点打援之忧,省下来的钱粮给东江练出十万精兵,同时护住朝鲜,三方军兵齐出,后金必败,就算明军不敢出关野战,后金长途奔袭山海关或绕道取蓟州,明军逸以待劳,就近支援,身后还有东江精锐牵制,相持局面一久,抢不到大量财富人口的后金自己就溃败了,显然崇祯帝也意识到熊廷弼提出战略的正确姓,登基第二年就给熊廷弼昭雪,还特许其子持头归葬。
想到这里,温体仁道:“陛下无需心优,鞑奴虽尽取辽东之地,却未收辽东之利,兵部重提三方策,正当其时也。”
崇祯摇头道:“如今辽镇精锐尽失,登州残破,东江孤悬海外,自保尚无余力,还谈什么制衡”
温体仁答道:“当年弃、守之争无需再提,如今相持之势已成,唯有砺兵秣马,以待来曰”
崇祯叹了口气道:“有毛文龙这一子在,满盘皆活,如今悔之晚矣”
温体仁也点头道:“老臣也曾听闻那奴酋曾哀叹道,毛文龙在,吾不敢远出,否则家中妇孺不保,文龙虽死,不也有旅顺大捷吗?陛下又何必烦恼?”(。)
本章已完成! 明末军阀 最新章节第七十三章 屠夫,网址:https://www.xbqg9.net/33/33415/2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