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1章 086约定龙述风作(12)(1/2)

作品:《民民小说大学

086约定龙述风作(12)

“感谢楼主肯定,我再发几个关于自我的。”姬潜龙第二天又来看,发现盛东风发了这一贴之后真的继续了:

认识你自己的故事——古刹里新来了一个小和尚,他积极主动地去见方丈,殷勤诚恳地说:“我信赖大师,先干些什么呢?请前辈指教”。方丈微微一笑,对小和尚说:“你先认识、熟悉一下寺庙里众僧吧。”第二天,小和尚又来见方丈,殷勤地说:“寺庙里的众僧我都认识了,下边该干什么呢?”方丈微微一笑,洞明瞵地说:“肯定还有遗漏,接着去了解、去认识吧。”三天后小和尚再次来见老方丈,满有把握地说:“寺庙里的所有僧侣我都认识了,我想有事做。”方丈微微一笑,因势利导地说:“还有一个人,你没认识,而且,这个人对你特别重要。”小和尚满腹狐疑地走出方丈禅房,一个人一个人地询问着、一间屋一间屋地寻找着≮阳光里、早月光下,他一遍遍地琢磨、一遍遍地寻思着。不知过了多少天,一头雾水的小和尚,在一口水井里污染看到了自己的身影,他忽然顿捂了,赶忙去见老方丈。

云参禅——找来找去,却忘了还有一个自己。并不是老方丈故弄玄虚♀事看起来小,其实而很大;看起来只是个个案,其实十分普遍≮这个世界上,最能影响自己的人,不是父母老师,其实只是我们自己;这个世界上最不了解的人,不在天南海北,其实就是我们自身♀是一个天下人普遍忽视的问题。

风参禅——

(1)对小和尚而言,老方丈既是行政长官也是老师,故事可被概括为自我过程教育或自我实践教育』不过设计者是老方丈。

(2)人们可以凭着试验的精神自我设计。即没有禅师、没有方丈、没有老师、没有他人,同样可以实现自我过程教育♀不能被称为低级的“边干边学”而应该被称为参禅、觉悟、顿悟什么的◎为现在人们所说的学是有书本等教材或榜样的。而小和尚识字吗?一般是不识字的啊!所以他并没有这些或并没有利用这些。从中可以看出人类是如何从无知中走出来的!证明人类是可以从无知中走出来的!

(3)看来佛同样讲“我”、“自我”、“自己”!!!看来,没有自我意识,一切都基础不牢靠,而这包括佛!

(4)这种自我的过程教育可被理解为思、知、行的合一。

姬潜龙看到这里心想他还真来劲了。果然,盛东风又陆续发了两个故事:

写好一个“我”字。

故事梗概——小和尚想跟老和尚学习书法,老和尚教他首先练习而写好一个“我”字。

“故事梗概化,明智。”姬潜龙发出评论,又往下看:

云参禅——世界上有一个人,离你最近也最远;世界上有一个人,与你最亲也最疏±界上有一个人你常畴起,也最容易忘记——这个人,就是你自己。

许多人一辈子也没有认识自己。

无论写字还是做人,惟独一个“我”字最难把握,最难出新。

从某种意义上说,认清了自我,也就找到通往世界的路。

风参禅——(1)所以,老子说“自知者明”啊!明比智要高一级,认识别人叫智。而只有认识了自己才叫明。

(2)认识自己,就必须自己回答“我是谁?”,我是谁包括对“我”这个质点的认识,同样也包括对“我”的环境的认识,同样包括对“我”与环境中各种不同的要素的关系的认识,在传统文化中有片面强调对关系的认识的倾向。比如君臣关系、父子关系、夫妻关系,关系以及与“我”是关系中的哪一方的认识叫角色意识,而角色意识里自然包括对角色的责任、义务的认识,否则角色意识对社会无现实意义◎而不能产生社会效果或不能产生正确的社会效果。道德伦理家们忽视的是,我可以转换为环境因素,转换为你或他,所以这种片面是不科学的、不全面的、不好的。

点击率不亚于姬潜龙的发言,他继续往下看:

呼唤自己

故事梗概——老方丈总是在晨钟被敲响前起床,僧侣门总被他的呼唤声喊醒,但奇怪的是他每次呼唤都只是喊他自己的名字←解释是怕自己丢失。

云参禅——其实常尺失的岂止是老方丈,又岂止是在他的梦里?

现实生活中,不知有多少人在经意不经意间,就走失了自己,迷失了自我。

但我们在这里并不是在讲一个哲学问题。而是在讲一个比哲学层次更高的禅的问题$果说哲学是在告诉我们大量的知识,禅就是在点亮我们的心灯,从而轻松照亮眼前的一切。

既然是要我们自己“看”东西∏就要意识到自己的存在和自身价值。而呼唤自我就是一种很好的强化自我的方法。

风参禅——(1)呼唤自己的这个方法是形象的,容易被庸俗为形式主义ˇ该抽象为自我意识和保持自我意识!(2)“比哲学层次更高的禅”的说法有一些问题≤学与禅是两种不同学说的术语,我们知道西方人将学问都视为哲学,比如科学是哲学的分科学←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民民小说大学 最新章节第391章 086约定龙述风作(12),网址:https://www.xbqg9.net/38/38799/3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