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76章 天下没有不散的筵席(1/2)
作品:《熢火之下》这一期抗大学习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基层指挥员理论学习以及实训,优秀学员经过选拨进入第阶段学习...>
选拨出来进入第二阶段学习的学员,将编入抗大学员大队!>
相当于八路军教导队!>
独立团学员作为提前批学习的基础理论远超正式开学后的参加学习学员,已经达到毕业标准。>
王六斤没有隐瞒,将去留问题摆在胡义面前。>
胡义没有思索多久:“如果进入学员大队,意思是将留在山里?”>
“我就知道你会问个问题,但是我建议你一定要想好。”>
“也就是说进入学员大队,主要工作不再是直接与鬼子战斗。”>
“差不多是这样。“>
“我选择继续留在独立团...”>
“好吧,我就知道你会这样选择...”王六斤开始写名单:“下一个...马良!”>
胡义起身离开。>
院子里,马良站起来看着胡义:“哥,我也留下...”>
胡义摇头:“你最好选择去学员大队...”>
“我不!”>
“这是命令!”胡义声音少见的严厉:“如果你回独立团,顶多能多杀些鬼子,但在学员大队,你的基础比大多数都好,能很快进入领导岗位...”>
马良抹了一把泪:“为什么你不去?”>
“我们...根子不同...”胡义摇头:“别的人都可以不去,但是你必须去,你要明白,以后我们可能会需要你的支持!”>
“让丫头去!她更适合。”>
“她年龄太小,性子飘浮,不能服众,再说,她是一只能飞的雏鹰,不适合太多的条条框框。”>
“我?”>
“九营看起来在不断发展壮大,但真正的骨干就这么几个人。”>
屋里传来王六斤喝斥声:“马良...搞什么,你耳朵聋了吗?”>
“好,我走了,你一定要保重...”>
“去吧...”>
“又不是生离死别,别婆婆妈妈的像个娘们...赶紧进去...”胡义很少用这种语气对马良说话。>
小红缨坐在角落里,招呼胡义:“哎,狐狸,马良去最合适...”>
胡义心情似乎并不怎么好,没有说话。>
“马良以连长身份进学员大队,以他的能力,少则三个月,最多半年他就能升副营长甚至代理营长,如果继续呆在九营,上级不给独立团编制,他就算手下能拢起二十个三十个排上千人,他也只能当连长。”>
胡义想了想:“上级整编命令什么时候会下来?”>
“按惯例,应该在十月份。”>
...>
程东很小的时候,父母被郭清手下的土匪绑票。>
因为族长无力付赎金,父亲被土匪活活杀害,母亲被卖入窑子。>
稍懂事的程东知道消息后暗暗发誓,长大后一定要弄死郭清。>
鬼子打来那年,家里揭不开锅,只得跟着几个村里年轻人混铁路。>
开始时村里的少年爬火车偷东西,他在铁路边望风。>
中原盗匪盛行,铁路护卫队没日没夜抓人,抓到一个就直接在铁路边的大柳树上吊死。>
后来有同伴在旅客列车上偷东西被护卫卫队抓住,供出同伙中就有程东。>
也许是程东命不该绝,同伴偷窃的对象是同文书院的鬼子学生。>
那学生听说了程东的遭遇后深表同情,向护卫队求情,并给了两块大洋,总算救了程东一命。>
程东跟着那鬼子学生去沪上,见识了十里洋场的繁华。>
在那位鬼子学生介绍下,进了同文书院旁听学习。>
去年年底月,他终于踏上毕业学生前辈们的足迹。>
回到老家,开始考察自治军防区老百姓人口经济以及治安军有没有扰民的情况。>
形成报告后,由学校汇报给悲天悯人的华北治安司令部作参考,以便作出对老百姓实施救灾的具体方案...>
没想到,自己竟然被土八路给抓了!>
回龙镇。>
酒楼对面的成衣铺。>
昏暗的油灯下,四个身影在开会。>
林干事黑着脸,正在看从关在柴房中那家伙身上搜出来的报告,以及众多“大旅行”参考资料。>
坐在旁边的苏青,同样在看这些资料,工作时间太长,神情疲惫尽显:“同文书院所有的学生,原本都来源于岛国本土,他们的‘大旅行’实际上是调查资源人口地形军事道路交通,并进行地图测绘.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熢火之下 最新章节第1276章 天下没有不散的筵席,网址:https://www.xbqg9.net/44/44419/12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