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一章 克复大宁卫(2/3)

作品:《朕真的不务正业

续前进,而草原人根本不会计较一地的得失,对于逃跑完全没有任何的心理负担,他们的作战方式是来去如风。

两百里的距离,大明军队可能需要五六天的时间,才能赶到,但是草原部落集结可能连一天都用不到。

即便是天时不在土蛮汗,因为下雪地面结冰,草原的集结速度会大大降低,但是绝对不能掉以轻心。

戚继光对大军做出了布置,在营州卫休息一夜之后,开始继续向大宁卫挺进。

而此时的孛儿只斤·图们,蒙古的宗主大汗,也收到了大明进兵的消息,因为自营州卫而来的溃兵已经证明了此次出塞作战,大明军的实力强悍。

而且图们也很快的搞清楚了是谁在进攻,戚继光。

戚继光的牙旗很好分辨,溃兵们虽然草木皆兵,但还是知道谁杀了他们。

脑毛大惊骇无比的说道:“我们是不是应该立刻撤退?那可是戚继光啊。”

戚继光的名字,就像是一个梦魇一样,图们多次想要复刻俺答汗的经验,从喜峰口、北古口击败蓟州的大明军,劫掠京畿,逼迫大明朝臣封贡。

可是图们经过了无数次的进攻和试探,损兵折将,始终无果。

打不过就是打不过,戚继光的名字就像是一个无物可陷的坚盾一样树立在大明的京畿,让图们吃尽了苦头。

受害者董狐狸,索赏被全歼、侄子被俘的董狐狸听闻戚继光打了过来,认真的思索了一番,得到了一个他认为正确的答案。

“戚继光的这次进攻,应该只是想要做到和李成梁在辽东攻克古勒寨一样的战绩,大雪的时候,突然出塞作战,而后歼灭一个部族,向朝廷索要恩赏。”董狐狸信誓旦旦的说道。

“何以见得?”图们看向了董狐狸,董狐狸其实也是万户,是兀良哈部的万户,但是兀良哈三部已经被东逃的蒙古左翼所吞并,所以董狐狸没有实质性的万户封号,为数不多的本部兵马,也被戚继光给完全歼灭了。

董狐狸十分肯定的说道:“中原人喜欢内讧,辽东的李成梁出塞取得了战果,而在京师练兵三年的戚继光,却没有什么作为,戚继光必须要证明自己存在,所以才出塞作战。”

图们看着董狐狸略微斟酌了一番问道:“中原人喜欢内讧,就像我们草原人一样是吗?我们为什么在这里?还不是俺答汗把我们赶到了这里?”

“戚继光有必要证明自己存在吗?他还不够耀眼吗?我们三番五次的在他手里损兵折将,只要他在北方一天,我们就不能突破喜峰口,得偿夙愿。”

图们说话一点都不客气,对于万历元年董狐狸的战败,图们虽然没有惩戒,但是对于董狐狸的话,图们持有天然怀疑的态度。

董狐狸说戚继光出赛作战,甚至攻占营州卫,是为了找存在感。

问题是,戚继光这样的人,需要找存在感吗?戚继光的存在,就让某些人如鲠在喉。

所以,图们判断,戚继光这次出塞作战的目标,绝对不是为了练兵或者找存在感,得胜后立刻回到长城之内,戚继光一定会继续进攻。

图们和戚继光打了整整皇帝放弃大宁卫的决策,戚继光拥有卓越的军事天赋,他可以理解成祖文皇帝的战略思想。

“郑晓的《皇明四夷考》、严从简《殊域周咨录》都说,当年文皇帝弃置大宁卫的原因是酬劳兀良哈三卫,也就是朵颜三卫帮助文皇帝靖难,文皇帝以大宁卫九十城酬谢兀良哈三卫,戚帅以为呢?”副总兵马芳也站在宁王府的门头前,感慨万千的说道。

戚继光嗤笑了一声摇头说道:“一派胡言,文皇帝靖难还用兀良哈三卫帮忙?”

“景泰年间,兀良哈三卫上奏景泰帝,请命入大宁卫驻牧,被景泰帝严厉申斥,不得入大宁卫活动,怎么就是文皇帝弃地酬谢朵颜三卫呢?”

“不读国史,随意编排,这些个儒生,真的让人一言难尽。”

马芳疑惑的问道:“那戚帅以为文皇帝弃地是对的吗?”

戚继光颇为郑重的点头说道:“嗯,大宁卫的弃置,在当时看,是极为合理的。”

“主要是昂贵,大宁卫,一年就要消耗百万石粮饷,却无产出,只有军,没有民,如何自给自足?弃置实属无奈之举,文皇帝的思路其实很简单,用进攻代替防守,征战的消耗远低于戍边的消耗。”

“文皇帝怎么会想到,永乐之后,兴文匽武愈演愈烈。”

大宁卫的弃置在戚继光看来是极为合理的,就是贵,没有民,只有军,屯耕的粮食根本不够消耗。

御边?永乐年间,根本没有北疆之说,文皇帝五次北伐,大明军打到哪里,哪里就是边界。

用进攻取代防守,就是永乐年间的思维方式,就像现在戚继光做的这样。

进攻比防守要便宜,防守的代价是极为昂贵的,当初做出了弃置大宁卫的永乐皇帝,无论如何都没想到,永乐之后,大明军居然丧失了进攻的能力。令人唏嘘。求月票,嗷呜!!!!!!

(本章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朕真的不务正业 最新章节第一百六十一章 克复大宁卫,网址:https://www.xbqg9.net/46/46854/1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