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五章 王爷的度量(1/2)

作品:《大话仙途

元彪大吃一惊,虽然他只是粗通文墨,但好歹是木匠出身,眼力着实不错,他一眼便看出匾额之上那四个字中正平和,像是出自名家之手,抬头仔细看了半天后,不禁由衷赞道:“这四个字方方正正、规规矩矩,写得真好!”

沈沛元没想到元彪会有如此眼界,不由高看了他一眼,正待谦虚几句,这时,只听一阵清亮的笑声自阁内传出,有人接话道:“人如其字,字如其人,老师的这四个字,本王也是极为钟爱啊!”

元彪闻声低头,却见阁楼门口处徐徐走出一人,年龄也就三十岁左右,脸色有些苍白,一双眼睛倒是挺大,下颌处飘着的几缕青须,略微有些弯曲。这人身形十分单薄,偏又外罩一件极为宽松的米色团花锦袍,使整个人看起来更显消瘦。

元彪还在揣测沈老爷所说的家父和来人口中的老师是什么关系,这时,沈沛元已经跪拜行礼,颤声说道:“王爷以千乘之尊,移驾亲至,臣不胜惶恐!”

元彪这才反应过来,敢情面前的这个人就是堂堂的安亲王啊,他只觉脑袋中“嗡”地一声,赶忙扑伏在地,结果却忘记身前还摆放着那个书画瓶,一头撞上去,发出了“咚”地一声。

安亲王被这声巨响吓了一跳,已经迈出门槛的一只脚又缩了回去,身后随行的一个老太监随之尖声喝道:“谁呀,怎么这么冒失?”

元彪脑海中突然冒出了“惊驾之罪”四个字,他的脸色“唰”地一下白了,戏文上可都说了,惊驾之罪是死罪啊!

这时,沈沛元在一旁急忙求情道:“我这个远方亲戚是一介武夫,无意间冲撞了王爷,还望王爷恕罪!”

“无妨,呵呵。”安亲王摇手笑道,“本王倒没什么事情,可千万别撞坏了宝瓶。”

沈沛元急忙扭头,眼见书画瓶安然无恙,心中暗自庆幸的同时,冲元彪低声道:“还不快谢过王爷。”

“谢,谢王爷,不,不杀之恩。”元彪结结巴巴,学着戏文里的念白,叩头谢恩。

安亲王被元彪笨嘴拙舌的样子逗乐了,沈沛元却是颇为无奈,心道:不杀之恩?这都哪儿跟哪儿啊?

————————————

“哎呀!”

一脸笑容的安亲王突然变了脸色,一声惊呼把众人都吓了一跳,元彪更是一头扑倒,上下牙关叩击间,“得得”作响。

只听安亲王语速飞快道:“只顾着说话了,世兄你快快起身……杨德宝,还不快去扶一把。”

被称作杨德宝的,正是那名老太监,他听王爷发了话,抢身上前就要搀扶沈沛元。沈沛元却急忙叩首,连声说道:“君臣有别,世兄一说,万万不可,万万不可啊!”

“你又拿君臣名分来说事,罢罢罢,那还是像上次那样,我称呼你表字如何?”

“臣……”沈沛元还要说话,杨德宝已经伸手扶起他来,开口说道:“沈大人,王爷那天和咱家说了,令尊当年身为翰林院侍读学士,虽然品职不过从五品,但道德学问都算的上是人臣典范,王爷是打心眼里的尊敬。前些年,听说沈老太爷染病不起、撒手人寰,王爷还偷偷地抹眼泪呢……”

杨德宝不愧是安亲王身边的红人,口才比沈沛元都不遑多让,他边说着话,边比划着手势,说到最后眼睛都有些红了,仿佛当年执弟子礼、受教于沈老先生的是他,而不是王爷。

沈沛元有些不知所措,心中念头一个接着一个闪现:父亲确实曾给安亲王等几位皇子授过课,但当时安亲王也就五六岁年纪吧?安亲王为什么一而再、再而三地提及此事呢?为什么他会不顾君臣之礼,亲自迎出门来,而且非要称呼自己为世兄呢?

他越想越是蹊跷,不由再以次想起那天和王爷见面时的一番谈话……

对沈沛元而言,那天是极为特殊的一天,因为就在那天,上京城发生了一件大事!

玉柱宫起火了!一把突如其来的大火,烧死了足有上百人!

处理完杂七杂八的一堆事情,沈沛元不顾浑身酸困,只胡乱擦了把脸上的烟黑,就直接赶往安亲王府,当时,他心中有两个念头:其一,王爷对于玉柱宫的几位“活神仙”崇信不已,起火一事应尽快禀告王爷,其二,说白了就是去搬救兵,毕竟父亲和王爷有师生之谊,希望王爷能看在先父的薄面上,替自己在皇上面前推脱一些罪责。

不说李道人,单那一百多条人命,就让沈沛元这位刚刚履新的上京府尹面临牢狱之灾!说不害怕,不过是自欺欺人,说什么无官一身轻,也不过只是发发牢骚罢了……

————————————

虽然和安亲王爷不过是第二次接触,第一次还是因为沈士言闯祸一事而登门谢罪,但冥冥之中或许真有缘分这种难以言说的东西存在,初次接触,沈沛元和王爷聊得很是投机,沈沛元对这位看起来弱不禁风的王爷心生好感,特别是王爷的宽宏大度和平易近人,给沈沛元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

玉柱宫起火一事,非同小可,沈沛元能在第一时间便想到安亲王,其中自有原因。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大话仙途 最新章节第一百三十五章 王爷的度量,网址:https://www.xbqg9.net/5/5581/1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