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这就是天才吗?(求推荐票!)(1/2)
作品:《我的导演时代》次日早上八点,郭凡准时被闹钟吵醒。>
在床上发了会呆,叹了口气,起床洗漱之后,收拾一番就出门了。>
虽然自己第一部以副导演、美术指导参与的电影成功杀青,不过郭凡此时一点都高兴不起来。>
之前他接下了华阳兄弟传媒新片《功夫之王》前作漫画的业务,就是和为了能和华阳传媒搭上线。>
毕竟自己非科班出身,想要执导电影实在是太难了。>
然而人家压根不愿搭理他,只是看在漫画还不错,可以推荐给华阳传媒正在筹备的几部电影的导演,给一个美术师的职位。>
郭凡都待过两个张一谋的剧组,同样美术师的职位,根本不是他想要的。>
这几天他也考虑过自己的未来,实在不行就拍一网大。>
今天他还是要去李谦的工作室,之前李谦就说过,《狙击电话亭》这片子他自己剪辑,自己调色。>
虽然觉得李谦才24岁,不光自导自演,还自己剪辑,自己调色,有点强的离谱了。>
不过通过这近半个月的拍摄,郭凡对李谦的能力还是很佩服的,还是想去看看,顺便取取经,学习学习。>
巧的是,来到工作室门口发现,齐玉坤竟然也来了。>
“老郭。”>
“老齐你?”>
齐玉坤笑笑,“跟你一样。”>
两人一个执行导演、一个副导演,共事半个月,再加上同样都是报考京城电影学院失败,颇有点英雄惜英雄的感觉,也算是比较熟悉了。>
“来一根?”>
郭凡递了根烟过去,两人就站在门口吞云吐雾起来。>
“你说李导能剪好这片子吗?”>
“不好说,不过几次开会的时候他都讲过整部电影的剪辑风格,而且我看他不是会做没有把握的事的人。”>
“我也觉得,可能这就是天才吧,能编能导,再会个剪辑也不奇怪。”>
“那调色呢,这行可不容易,国内一流调色师比一线演员还稀有。”>
“说不准,不过天才吗,多会点也正常。”>
“编、导、剪辑、调色,样样精通,李导比我还小三岁,你说人与人的差距怎么就这么大呢!”>
“或许,天才就是不能以常理来看的吧。”>
“唉!”>
“你之后准备怎么办?”>
“我准备去考京城电影学院进导演修班,脱产学习一年,考不上就攒点钱拍网大。”>
“我也是,不过我打算考电影学院的研究生,考不上也去拍网大,到时候你给我当执行怎么样?”>
“滚犊子,你怎么不来给我当执行。”>
......>
一大早,李谦就看到工作室门口两个大男人在那吵了起来,看地上的烟头,估计来了一会了。>
“老齐、老郭,干嘛呢。”>
“李导来了。”>
两人立马停止争论以后拍网大谁先给谁当执行这事,给李谦让开位置开门。>
“进来吧。”>
烧水泡茶,往椅子上一趟,李谦真有点不想动了的意思。>
“忙了半个月,不休息休息吗,我可累坏了。”>
郭凡道,“李导,我们想看看做后期有没有什么需要帮忙的。”>
齐玉坤点点头,表示自己也一样。>
李谦看了他们俩一眼,说道,“那先把素材整理一遍吧。”>
两人微微一愣,这么直接吗,这就安排上工作了。>
不过他们俩也没有异议,本来就是来学习来的,剪辑的第一步不就是整理素材嘛。>
喝了两口茶,李谦立马带着他们干活了。>
工作室只有一台电脑,就让给郭凡用,自己在旁边看着,时不时地指导一下。>
所有拍摄素材都导入了电脑里,包括不合格的片段,第一步要把所有不合格的镜头删掉。>
拍戏的时候,兼任场记的郭凡都会纪录每一个镜头每一次拍摄的情况,根据导演的指令标记好。>
直接的,保留的,能过的,都标记好,剪辑的时候一目了然了。>
当然真正动手剪片子的还是李谦自己,偶尔他们也会问些问题,李谦都一一讲解。>
“动手剪辑之前,首先要确定电影的风格、主题定位,以及对电影有足够完全深入的认知,不同风格的电影,会有很多种不同镜头的构建,连续性,关联性等等......”>
“不过没有专业知识的话,我还是建议你们先看书,再看电影,去拉片,很多电影史上经典的剪辑片段都值得去学习。”>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我的导演时代 最新章节第16章 这就是天才吗?(求推荐票!),网址:https://www.xbqg9.net/50/50520/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