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七:劝许贡陆逊送吴郡(2/3)
作品:《三国之我乃刘备》军,刘繇实在感到压力巨大
他也害怕了,虽然当初坚决要为抵抗刘备而不惜牺牲自我,准备选择他兄弟的道路,为正义一条路走到黑
但在围城的几个夜晚,他都睡不着,甚至在梦中被兄弟血淋淋的身躯吓得满头大汗醒过来数次他再次看了这封刘备的书,看到城下的数万大军,他知道,自己是彻底没戏了
当然,对于投降这件事,刘繇觉得还是要认真对待于是,他把这封书给了许子将看
“如今,也只能这样了,降”
许子将只能这样告诉他
许子将都觉得没希望了,那就降
刘备履行诺言,在刘繇递出投降书后,当即撤军数里,接受投降刘繇战战兢兢见过了刘备,这次,实在是没面子了刘备当然例行公事抚慰了他一番,再次把“祖上八百代”的关系拿出来,并且再次表示不追究他的责任,让他仍做他的扬州刺史,他绝不干涉于他当然,刘备在接受了刘繇的投降后,实在不甘心,想要捞点东西回去,不然实在不划算了
他看中了许子将
当他试探性的跟许子将套近乎时,许子将十分识趣的配合刘备
几番话下来,刘备决定了,要走许子将
“子将大才,可堪重用望公勿啬,让与某,某当荐于国家”
还有什么好说的,都把“国家”搬出来了,刘繇自然没话说,虽然心里十分不自在
就这样,(参)镇东军事里又多了一位成员
刘备觉得满足了后,让厉影留下来守秣陵,带同于禁、陈到等绕过曲阿,向南进发,讨伐下一个目标
不听话的,就要打
刘备的目标,是吴郡,吴县
这里,有个十分棘手的郡守,许贡
在说这位太守前,先顺便说下九江的事之前,因为牛渚告急,陈到等于是暂时放下手里的活,领兵过江,先击退孙策,再接着到了秣陵既然危急已经解决了,本该回去,但刘备吸取了攻击秣陵时没有大将可用的教训,于是不放他们回去了,只让他人代劳他们手里未干完的活这样,于禁、陈到也就被刘备带在了身边
话说到这里,现在可以继续了解许贡了
对于这位许同志,我们应该并不陌生他一生就干了一件事,虽然这件事还不是他干的,但这件事的影响,也足以让这竖子成名了
“建安五年,曹公与袁绍相拒于官渡,策阴欲袭许,迎汉帝,密治兵,部署诸将未发,会为故吴郡太守许贡客所杀……”
不要误会,这是史书上的原话,这位太守并不叫许贡客,而是许贡的门客
所以,这位许贡不简单就在这里,明明人死了,最后还是因为他的门客干了件实在了不得的事,以致让这位仁兄死后也光了一把,写进了孙策传
在先前时,孙策攻打曲阿一直没有攻打下,于是,孙策分兵去打吴县
但孙策并没有如愿的得到这里,因为他的大军受到了许贡无情的抵抗,以闭门不战,跟孙策玩起了持久战
孙策是没辙了,曲阿没有拿下,连个吴县态度也这么强硬,没办法,只好先撤军
孙策没有啃动吴郡,刘备又来了
吴郡的许贡,一视同仁,老少无欺,又给了刘备同样待遇,闭门不战
面对吴郡高大的城墙,刘备也是无语了本来他还想都到这份了,孙策都被我干了,剩下的这些鼠辈焉能跟我对抗?肯定是望我大军旗纛后,纷纷归顺
既然来都来了,不出来,我也不能回去了还有什么好说,开打
刘备部署好了兵力,准备来个硬攻
但不用忙,因为吴郡北门突然开了,郡守许贡出降了
刘备见到了这位传说里的许郡守,个子不高,人也得不是明,但还算礼貌他见到刘备,远远就下马,他身后的将士全都将武器收进鞘里
听到许贡表态,刘备着实高兴了一把但慰劳之余,不忘旁敲侧击,要听听这位许同志是怎么一下子开窍了许贡明白他的意思,他很识趣的回答:“迫于势”但这太简单,许贡只好说出了真相
这里面的确有真相,简单的来说,许贡之前是准备抵抗的,但他这时见了一个人物,他就改变了他先前的想法这个人物劝他不要这么干,这么干不但送了命,不划算,而且是极其没有必要的他听了,觉得有理,没有这么干,直接开城投降了
这个人物,就是陆逊
大家先不要激动,可能大家要说,这时陆逊才十二岁,还是个孩子,如何能说动许贡开城?先看人物资料
陆逊,字伯言,吴郡吴人也本名议,世江东大族
陆逊小的时候,父亲九江都尉陆骏就死了,母亲也死了,少孤于是,他就跟随他从祖父陆康读书陆康,庐江太守因为不借粮给袁术,得罪了袁术陆康知道袁术这人是不好惹的,接下来必将报复,为了坚守工作岗位,一心对抗袁术,所以在这之前把陆逊和亲戚都送到了吴县他自己,直到被袁术唆使孙策,将兵来攻,固守二年,城陷,月余,发病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三国之我乃刘备 最新章节第三百三七:劝许贡陆逊送吴郡,网址:https://www.xbqg9.net/6/6122/3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