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五四:诏书一道讨袁逆(2/3)

作品:《三国之我乃刘备

则天下还有谁知定都之天子?然则,袁术偏隅南面,与我兖州相去千里,中间又隔着刘备。是以,若兴兵则要考虑到刘备,更要兼顾后方袁绍;但若不出兵讨伐,则天下不复再知有定都之天子。更不会把曹公你放在眼里。曹公近日所虑,是不是这些?”

曹操听郭嘉一说,眉头微微一松,点头道:“奉孝真乃吾心!袁术小儿不除。我心难安!但袁术终不过是个跳梁小丑,比起刘备,他算得了什么!我原本还想着让他继续在南面苟延残喘下去,只是,他敢冒天下之大不讳,居然南面称帝,向我叫战,我曹操岂容他在我头上拉屎!可恨的是。袁术与我相去千里,中间又隔着强敌刘备,我若想讨伐他,则必从刘备防区经过。如此一来就要冒着更大的险。但若不灭了袁术小儿,则天下诸侯岂不要在我背后戳我脊梁骨?我曹操既然奉天子于定都,岂容他人再拉出一个假天子与我争锋。我誓灭袁术!”

曹操憋了几天的话终于在郭嘉面前滔滔不绝,且一下子说完了,心里自然痛快了不少。

郭嘉莞尔一笑。道:“曹公只想着刘备与我等乃大敌,但却没想到刘备跟袁术之间也同样存在着大的矛盾呢。更何况,袁术隔江称帝,最是刘备看不得。刘备岂能饶过他?只是,刘备恐怕也跟曹公所顾虑一样。他也怕等他出兵袁术之时曹公你从他背后杀来呢!”曹操一愣,道:“如此说来。我却如何让刘备放心我而去一心对付袁术?”郭嘉道:“立即罢兵,与刘备讲和,再借助刘备联合攻击袁术,则袁术必败。”…,

曹操想了想,点了点头:“目下颍川正在处于胶着状态,徐晃、庞德虽然偶有胜利,但亦败多胜少,再加上刘备那边陈到等后军已到,要想占到便宜只怕没那么容易。此时若能跟他讲话,那正是我求之不得的。只是,纵然他在此时退兵,只怕也未必肯听从于我。”郭嘉道:“听说刘备在人前常言他是大汉宗亲,乃中山靖王后裔,最是看重忠义二字。曹公若以天子的名义下一道诏书,加封他官职爵位,令他借道,与曹公你同时起兵,则刘备不敢不从。”

曹操被郭嘉这么一说,顿时醒悟,尽扫先前阴霾,乃伸手捋须,笑道:“刘备乃仁义之君,天下人都是这么称赞于他。哈哈,兵法言将者五危,其一曰:廉洁,可辱也!若刘备不接此诏,则他在世人面前的‘仁义’幌子也就被我揭穿于众。如此,他焉有立足之地?奉孝此计胜十万之兵,我无忧矣!”郭嘉却是嘿嘿一笑:“袁术小儿本不值一提,难道曹公就满足于灭一个袁术吗?”曹操听他一说,看着他眼眸里闪烁的精光,不由紧了紧身子,嘿然道:“奉孝的意思是?”郭嘉嘴巴微微张阖,笑道:“有句话叫‘醉翁之意不在酒’,我们能收拾了袁术固然是好,若能顺道收拾了枭雄刘备,那才是此行最大的收获呢!”

曹操一听,如醍醐灌顶,当即精神振奋再三,突然哈哈笑道:“当初初见奉孝,我就说,使吾成霸王之业者必奉孝也。如今看来,我是一点也没看走眼,奉孝真乃我之心也!”顿了顿,乃问:“讨袁术,灭刘备,若两者同时进行,却不知军师有何妙计教我?”

※※※

昆阳之战刘备用贾诩计诱敌深入,使得曹军大败一场,徐晃退军十里下寨。

刘备喜握贾诩双手,笑道:“昆阳城有了先生的妙计才能得以保全,先生真乃昆阳再造之父母!”

昆阳一战贾诩出谋最多。他先是激怒民众,使民众之心恶曹向刘,使得他们再无二心,如此方能为刘备所用。战前,他召集全城民夫在城门入口抢造了一座瓮城,又在战时抢修了北门坍塌的城墙。待徐晃明白过来,贾诩的目的也已达到,所以徐晃只能是大败而去。虽然胜利不小,使得曹军一时不敢再行进攻,但贾诩却无高兴之意。比之初见,反而显得谨慎起来。

他心里所想的,恐怕刘备也知道。

贾诩为了激怒昆阳民心,不惜做出掘人祖坟有损阴鸷的事,先前刘备虽然没有当面批评他,但亦从他的言语中知道他对此事的厌憎了。贾诩不敢居功,只把这件功劳全推给了刘备。刘备此时故知贾诩的心思,不使尴尬,只得转过此话不谈。

这一战虽然夹击歼灭了不少曹军,也使昆阳的局势稍稍缓了缓。只是,本来曹将庞德已落入瓮城,眼看是走不了,最后却又逃出升天。没有将他活捉来,使得刘备惋惜再三。但不论如何,曹军是暂退了。如此数日,后续的陈到、太史慈主力部队得闻刘备被围昆阳之事,乃大起兵马,前来解围。徐晃所部曹军士气正是低落,与战,大败。又退营十数里。刘备乃命陈到督军解救同样被围的李通部,击退曹军于定陵。只是,曹军刚去,又复攻来。而且人马胜过先前。一战才知,乃是曹军那边又增兵颍川,派夏侯渊亲自督战。…,

曹、刘两边互有胜负,只相持不小。平静没有半年的颍川争夺战再次拉开。然而,处于曹、刘两方势力之外的刘表。此时虽然仍让大将蔡瑁督军十万屯扎于鲁阳,却没有任何出兵的迹象,任着曹、刘两边打得不可开交。

曹、刘双方只不停的派人劝蔡瑁,希望蔡瑁帮助己方。放出鲁阳之兵。但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三国之我乃刘备 最新章节第四五四:诏书一道讨袁逆,网址:https://www.xbqg9.net/6/6122/4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