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疯狂的黑洞(3/5)
作品:《末日食金者》大的黑洞。虽然圆环看起来只有磨盘那样大小。但是不要忘了,一颗体积远超太阳的蓝色恒星,也只不过是个盘子大小,比圆环不知道小了多少。
“太不可思议了!”苏郁感叹道。
“是,黑洞的威力实在是超乎想象!”吴金铃也感叹道。
“可是,那一圈闪闪发亮的东西,又是什么?”
“等离子体吧!”吴金铃道,“有一本科幻书,就是这样讲的。
黑洞吞噬恒星时,吸收的那些物质温度极高,以至于这些物质都变成了等离子体。(完全电离了的原子和自由电子的混合物。)这种等离子体在朝着黑洞作螺旋运动时,速度逐渐增大,形成一个圆盘。
在圆盘的中心,等离于体粒子被不断地向里吸,并且很快就被加速到接近光速,甚至超越光速(视黑洞的体积与吞噬力而定)。
同时,黑洞的边缘之中也会发出一些射线。在靠近黑洞几万里左右的距离上,这些射线的压力已足以抵消黑洞极强的引力。
因此,在黑洞的边缘,由于了又射线压力,等离子体就不会被吸进去。它们会形成一个闪亮的圆环,并且在以极高的速度在旋转着。
虽然如此,这些等离子体并不会永远这样,它们会不断地被吸到圆环的中心部位,然后以更加疯狂的速度被吸入黑洞之中。”
“这个黑洞是怎么出现的?”苏郁问道。
吴金铃摇了摇头,道:“黑洞是由恒星塌缩而形成的。当恒星塌缩到一定程度,它的内部非常致密,甚至比中子星的密度还有大。
你知道吧,中子星的密度非常大,它上面的物质,每立方厘米都能重达有一亿吨!”
一立方厘米一亿吨?
苏郁听到这个数字,首先滑过脑海的念头竟然是:如果有铜矿也有那样的密度?那么不是说,我吞噬几厘米的铜矿,就可以进化出铜体了?
一亿吨,正是食金者大脑进化所需要吞噬的金属的数目。
不过苏郁,明白,铜矿是不可能达到这样高的密度的。中子星,顾名思义,就是指纯由中子组成的星体。在中子星上,没有电子,也没有质子,也没有原子,是不可能形成什么金属的,顶多只能算是一种致密的物质罢了。
“不过,黑洞的密度,比中子星还要大的多。像太阳那么大的恒星,如果缩成直径两三千米的圆球,密度就会达到每立方厘米几百亿吨,相当于中子星的几百倍。
这个时候,这个星体表面的引力会非常之大,大到连光线都无法逃逸出去,人眼也就看不见它,就被称作黑洞了。
由于黑洞的引力非常大,所以它附近的物质,都会被吸走。
一般说来,体积越大的恒星,越有可能形成黑洞。像太阳那么大的恒星,基本上是很难变成黑洞的!”
“啊,原来黑洞只是一个浓缩的星体,而并非真的是一个洞?”苏郁道。
“当然不是,而且黑洞的体积一般都不大。你看到的圆环的面积,就和黑洞的体积成正比。
然而,现在的这颗黑洞,面积甚至被恒星还要大,真是奇怪!”
“面积比恒星还要大,那么没有变成恒星之前,它的体积该是多么大?”苏郁惊叹道。
“不过,体积越大的恒星,变成黑洞的时候,密度就可以越低一些。就是不知道这个黑洞的密度怎样,如果密度超大,体积超大,那么引力势必也是不可想象的庞大!”
“那么岂不是如果被吸了进去,就不能再逃出来了?”苏郁问道。
“大体上就是这样的。一般来说,能够抵抗引力的只有速度和距离。虽然在黑洞表面,光也逃不了。但是如果速度超越了光速,就可能逃出去。或者,在离黑洞足够远的地方,你都不一定能感受到黑洞的吸引力。
所以,如果想要摆脱黑洞,就要结合这两点,在离黑洞足够远的地方加速逃离。
离黑洞越远,越容易逃离。如果被吸入了黑洞表面,所需要的速度也是极其疯狂。
而且,我怀疑,这么庞大的黑洞,其表面的引力,早已超出了普通黑洞太多!吞噬一颗蓝色恒星,只需要一分钟不到,这样的速度是十分惊人的。
当然,更诡异的是这个黑洞的出现方式!没有任何预兆地出现了,仿佛被空间穿梭过来的!幸亏刚刚出现的地方,距离夺天战舰远一些。
&ns;&ns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末日食金者 最新章节第十章 疯狂的黑洞,网址:https://www.xbqg9.net/6/6912/313.html